历经十年试点,携号转网新规终于落地。11月11日,工信部印发《携号转网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明确了电信业务经营者在提供携号转网服务过程中不得出现的九类行为。业内人士表示,《规定》的落地为运营商的携号转网竞争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将促使三大运营商不断提升服务。
《规定》落地
按照《规定》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在提供携号转网服务过程中,不得有妨碍服务、干扰用户选择、阻挠携转、降低通信服务质量、比较宣传、虚假宣传等九类违规行为。据悉,该《规定》将于12月1日起施行。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此次印发的《规定》中,为维护公平竞争环境,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在携号转网服务以及相关资费方案的宣传中进行比较宣传,提及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名称(包括简称、标识)和资费方案名称等;利用恶意代客办理携号转网、恶意代客申诉等各种方式,妨碍、破坏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携号转网服务正常运行。为保障携号转网用户的权益,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将携号转入用户视同为本网新入网用户,严格落实电话用户实名登记有关规定,并确保携号转入用户在同等条件下享有同等权利。
此外,《规定》还提出,电信企业应向用户做好风险告知。明确告知用户办理“携号转网”服务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损失,并需要获得用户确认。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定》是维护用户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携号转网是由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的一项电信服务,用户可以依据本规定向电信业务经营者提出申请,办理携号转网。电信业务经营者应明确服务办理条件和流程并向社会公开,以保障用户在办理“携号转网”过程中规则更加透明,流程更加顺畅。
十年发展
“携号转网”也称“号码携带”或“移机不改号”,即用户可在保持手机号不变的前提下更换移动电信运营商,并享受相应资费政策。
早在2010年11月,第一批携号转网在天津和海南启动试点。2014年9月,第二批携号转网试点在江西、湖北、云南落地。2017年下半年,工信部发布的《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2020年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携号转网服务。2018年,工信部高层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携号转网已在5省市试点,全面实现要到2020年。
据了解,为防止用户流失,部分电信运营商采取捆绑业务套餐、延长排队时间等做法变相设置障碍,还有一些满足转网条件的用户被运营商告知存在诸多风险后无奈放弃转网。
为了解决携号转网试点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这些问题,2018年12月,在工信部的统一部署下,为提升用户携号转网的便利程度,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五省市各运营企业推出携号转网新业务受理流程。
受益于新流程启用,携号转网的用户规模增长迅速。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自今年2月以来,全国成功携号转网用户数月均增长率高达21.38%。6月,五省市携号转网用户整体规模环比增长7.4%,上半年携号转网业务的累计办理量已经超过了2018年全年办理量。
9月19号,天津、江西、海南、湖北、云南五个省已经正式提供“携号转网”服务。截至2019年9月底,五个试点城市“携号转网”人数达290万人次。11月10日,北京、上海、河北、贵州等地也已开通了“携号转网”服务系统,当地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选择。
推动服务升级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工信部公布的携号转网新政,对电信行业整体服务的提升将起到极大促进作用。无论用户是否进行携号转网,未来都将获得较之前更好的服务体验。
“携号转网及其配套政策的全面落地将开启一个新的用户时代。用户可以更便捷、低成本携号自由选择运营商。对此,运营商以增量为主的模式需要转向存量经营,老客户将变得更有价值。”资深通讯行业专家马继华分析道。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此前表示,在携号转网的压力下,为了避免老用户流失,运营商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套餐资费,并缩小新老用户套餐之间的区别;另一方面,运营商可能会调整吸引新用户的促销策略,缩小套餐优惠期内与优惠期后的价格差距,做好这两个阶段的过渡,避免随着优惠期结束套餐价格陡然大幅上涨而导致用户流失。
此外,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用户权益问题也引发关注。北京商报记者咨询发现,号码开通手机支付业务、星级用户没有携号转网资格,信用度、是否欠费成为影响携号转网资格的因素。
与此同时,三大运营商对于一些特殊号段也做出了限制,比如虚拟运营商号段、靓号等。目前三大运营商公布了4个不支持携号转网的号段,即188/157/170/171,其中170和171为虚拟运营商号段。
马继华表示,关于虚拟运营商号段,目前还没有看到相关政策,这一号段若想携号转网,会比较麻烦,这关系到虚拟运营商与基础运营商之间的合作,以及与最终用户的合作问题。具体如何处理,只能静待政策到来。北京商报记者 钱瑜 濮振宇 实习记者 张君花/文并摄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