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牧业连亏三年后首度实现扭亏。8月26日晚,奶牛养殖企业中国现代牧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现代牧业”)公布2019年中期业绩,公司实现净利1.25亿元,成功扭亏。现代牧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时将公司扭亏的原因归结为提单产、降成本等战略。在原奶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现代牧业的成功扭亏无疑再次让行业看到希望。不过,业内人士表示,现代牧业的扭亏并不能代表行业回暖。未来,上下游企业可以通过种养结合、适度规模等模式从根本降低养殖成本。
现代牧业扭亏
现代牧业2019年中期业绩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原奶销售额同比增长9.6%;实现净利1.25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1.4亿元。至此,现在牧业正式扭亏。
事实上,2019年6月30日,现代牧业已经在中国内地七个省区营运26个万头级牧场,奶牛的品种为荷斯坦牛或者其后代,体质健康,产奶量高。以畜群规模计,现代牧业为中国内地最大奶牛养殖公司以及最大原奶生产商。报告期内,现代牧业畜群规模达226,861头,每头成乳牛的年化产奶量达10.6吨,同比增加2.91%;产奶量达68.2万吨,同比增加7.23%。
现代牧业是一家专门从事奶牛养殖和牛奶生产的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原奶企业。此前,受进口大包粉冲击、原奶价格低迷、下游液奶业务亏损等影响,现代牧业自2016年起持续亏损。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该公司分别亏损了7.42亿元、9.75亿元、4.96亿元。
此外,西部牧业、原生态牧业等原奶企业的发展也呈一片利好趋势。年报显示,西部牧业2018年实现营收为6.78亿元,同比下降2.13%;净利为1971万元,同比扭亏,上年同期亏损3.67亿元。原生态牧业也于8月9日公布,预期原生态牧业今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将扭亏为盈。
缘何触底反弹
现代牧业的成功扭亏在业内看来离不开蒙牛以及新乳业这两座“大山”的支持。资料显示,2017年初,蒙牛两次向现代牧业发起强制性现金要约,现持有现代牧业约61%的股份。此后,蒙牛对现代牧业进行了一系列“输血”,如在2017年6月向现代牧业提供5亿元加工大单,同时负责其液奶产品销售;2018年3月,蒙牛完成了对现代牧业肥东、蚌埠两家液奶工厂50%的股权收购,现代牧业也表示将集中精力在上游养殖环节。
今年7月,新乳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7.092亿元认购及购买现代牧业股份,占其新发行股份后总发行股本的9.2846%。新乳业品牌部相关负责人彼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双方将在30日内签署原奶供销协议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新乳业将从现代牧业取得稳定、优质的奶源供应。
根据2019年半年报,现代牧业约78%的原奶销售给了控股股东蒙牛,上下游协同效应进一步显现。在下游品牌液奶业务方面,借助蒙牛的渠道优势,现代牧业自有品牌液奶以“15年坚持只做牧场奶”的定位重新推出市场,在销售上采取差异化策略,主攻国内三、四线市场,实现持续盈利。
乳业专家宋亮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代牧业扭亏主要受益于蒙牛支持、资产处置等因素影响。“蒙牛对现代牧业进行资产处置,大量的奶牛被淘汰,降低了其成本。同时蒙牛为现代牧业的原奶收购价格和数量托底,经过蒙牛对现代牧业下游系统的重新整理,进一步降低了成本,最终实现现代牧业的财务性盈利。”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新乳业的入主对于现代牧业的扭亏有很大的支撑。二者各取所需,新希望也得到了优质的奶源。
对此,现代牧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提前实现盈利充分显示了公司作为规模养殖行业先锋的优势。过去几年,公司严格执行提单产、降成本、增效益的战略。一方面,公司致力建立核心牛群,提高单产及成乳牛占比。截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成乳牛年单产同比增加0.3吨;通过精细化饲养、优化饲料结构及进一步提高青贮使用比例,上半年饲料成本降至1.78元/公斤,下降趋势明显。同时,公司逐步借助蒙牛统采平台“爱养牛”采购大宗饲料等,以量换价,促进现金成本的持续下降。在下游品牌奶业务方面,现代牧业与蒙牛合营的工厂于去年二季度正式成立。受惠于销售模式的改变,品牌奶业务实现持续盈利。
原奶行业回暖?
事实上,在经历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原奶需求一直一蹶不振。资料显示,2009-2013年原奶价格持续上涨后,行业又受到低价进口大包粉的冲击,2014年开始,中国原奶价格进入了持续下跌周期。不过,根据国家农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月第四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省(区)生鲜乳平均价格3.61元/公斤,这一价格已经是2015年奶价大跌以来回升的新高。
上下游一体化或将成为原奶行业的出路之一。据现代牧业总裁高丽娜介绍,目前国内原奶供不应求状况依然显著,预计下半年奶价仍有稳健、持续的增长。“目前上游行业走出低谷已成共识,面对不断变化的行业趋势,现代牧业坚持立足自身、面向市场保持自身的领先性,立足自身优势,公司致力提高单产、适度扩群、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面向市场变化,公司将继续深化与下游客户的协同,构建原奶生产的全链条布局,全力打造中国原奶生产第一品牌。”
在宋亮看来,原奶行业回暖的信号并没有释放出来。当前中国奶源基础薄弱,同时收奶的积极性并不高涨。奶源整体价格仍然是跟年初相当,并没有大幅上涨。“未来中国原奶行业应该以种养结合、适度规模的产业组织方式为核心建立养殖模式,从根本上来降低养殖成本,从而推动中国乳业可持续发展。”
朱丹蓬认为,从国内最大原奶企业的扭亏可以看到中国乳业资本的活跃度在加剧,随着整个乳业竞争的加剧,消费端对优质原奶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加速了现代牧业等上游企业的良性运营步伐。北京商报记者 姚倩 实习记者 王晓(图片来源:现代牧业官方微信公众号)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