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财经新闻中心 > 上市公司频道

老周侃股:吉药控股涉嫌忽悠式信披应严查

出处:上市公司频道 作者:周科竞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19-07-28

吉药控股虽然与修正药业重组未果,但公司股票复牌后依然收获两个涨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吉药控股表示未来仍有重启重组的预期,但吉药控股的表态却被修正药业否认,随后吉药控股“甩锅”给公司工作人员。本栏认为吉药控股涉嫌忽悠式信披,应该严查。

上市公司公告中哪怕一个字的错误,都有可能造成投资者的重大投资误判,更何况是意思截然相反的一句话。吉药控股在股价复牌时公告,还要继续推进与修正药业的资产重组,结果股价继续两个涨停,投资者因看好未来与修正药业的重组预期,于是投入资金买入,但在修正药业发布澄清公告之后,吉药控股实在撑不下去,只能承认重组已经终止。

可能是为了推卸责任,也可能是雇佣了“不靠谱”的员工,吉药控股说是由于员工工作失误所致,出现了表达错误,这锅甩得很没水平。

试想,这么重要的重组复牌公告,真的是一个普通员工写完了就能对外发布的吗?难道不需要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秘书、总经理、董事长层层审核通过吗?如果真的是如此重要的公告,吉药控股相关高层都没有审核就对外发布的话,可见吉药控股的内控存在重大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吉药控股员工出现的错误并非普通的错别字之类的小差错,而是继续推进与修正药业的重组和终止与修正药业重组之间的区别,这样的错误无法用马虎犯错来解释。是否是有意形成误导,让投资者继续追高买入?这需要监管层的进一步调查。

从“乌龙”公告导致的结果来看,发布继续推进重组的公告,可以让掌握内情的大资金有机会、有条件在高位出逃,而这些高价股票将由不明真相的普通投资者买单,如果不是修正药业发布澄清公告,或许吉药控股还会有第三个、第四个涨停板,投资者对于这种忽悠式信息披露,有追究责任的权力。

在本栏看来,管理层应该严查这其中的利益链条,尤其要调查清楚其中是否涉及内幕交易等情形。信息披露是多么严肃的事情,怎么可以如此忽悠普通投资者,如果在复牌前夕,吉药控股如实公告与修正药业的重组已经中止,那么投资者抛售股票或者追高买入出现的投资亏损,理应由投资者负责,但现在出现如此“乌龙”事件,让原本应该割肉出局的投资者变为继续追高或者持有股票,很可能涉嫌内幕交易、操纵股价、信息披露违规等多种违法违规嫌疑,监管层必须要出面严查,还投资者一个公道。

此外,监管层还应该要求吉药控股对内控方面进行自查,并就公司内控方面的漏洞和不足给出整改方案。如果真的是吉药控股所说是公司员工工作失误所致,那么公司的内控需要好好提升一下,以防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但即便如此,上市公司也摆脱不了信披误导投资者的责任,对于投资者的损失,还是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信息披露关乎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重大预判,市场投资者们担心的是,如果这次吉药控股能够通过“甩锅”给员工就顺利脱责的话,以后会不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效仿?

北京商报评论员 周科竞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