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马换换)凭借“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奶粉”的广告语,中国飞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鹤”)在婴幼儿奶粉行业被更多的消费者所熟知。7月3日,根据港交所官网显示,飞鹤正式对外披露招股书。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这是继2017年冲击港股未果后,飞鹤二度向港股发起冲击。
根据飞鹤在港交所披露的招股书显示,飞鹤乳业始建于1962年,是中国最早的奶粉生产企业之一,旗下拥有星飞帆、超级飞帆、飞帆等系列产品,是拥有最完整全产业链的婴幼儿奶粉企业。财务数据显示,在2016-2018年飞鹤实现营收、净利均处于稳步增长态势,其中在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7.24亿元、58.87亿元以及103.92亿元;当期对应实现净利润分别约为4.06亿元、11.6亿元、22.42亿元。另外,在今年一季度飞鹤实现净利润约为7.71亿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飞鹤依托国家宏观的红利,还有整个中国内资婴幼儿奶粉增长的红利,以及其自身全产业链的优势,无论在宏观方面还是微观方面,飞鹤近几年都得到了一个高速的增长。|“目前来说飞鹤是内资品牌中第一品牌,在整个婴幼儿奶粉这一块,已经占据了行业第二位的位置。”朱丹蓬如是说。
飞鹤在招股书中称,由于充分预计到内地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高端产品的增长趋势,飞鹤从过去几年开始将产品重新定位于高端产品。在内地婴幼儿奶粉超高端市场,按2018年零售销售价值计,公司已在“国内外婴幼儿配方奶粉集团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4.7%。
另外,招股书中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指出,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零售价值由2014年的1605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245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2%。并预计将由2018年的2450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342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9%。对此,朱丹蓬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近几年已经得到了一个健康、良性、有序的高速增长。
实际上,飞鹤此前曾登陆过资本市场。招股书显示,在2003年5月飞鹤曾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乳品行业第一家在美国上市企业,之后在2005年4月公司转板到纽交所中小板市场交易。登陆资本市场10年后,飞鹤在2013年从纽交所退市。
而飞鹤此次申报港股上市也并非首次,在2017年5月飞鹤就曾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申请主板上市,但最终未果。如今已是飞鹤二度冲击港股IPO。
飞鹤官网显示,目前,飞鹤已形成集生产、运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拥有4座婴幼儿奶粉核心加工厂。飞鹤现已建成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超过50000家终端门店,近1000名一级经销商,覆盖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现有员工近4000余人,2013年销售额近35亿。另外,飞鹤旗下还拥有3家独立运作子公司及15家紧密合作公司。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飞鹤方面进行采访,不过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