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凤茹)科创板开闸以来,不少企业纷纷寻求在科创板上市。不过,记者注意到,拟在主板、创业板以及中小板上市的企业热情也在升温。证监会官网显示,仅在6月28日一天,就新增了76家IPO企业。这也创下今年6月以来,单周新增申报IPO企业的新高。
据证监会官网显示,6月28日晚间,证监会官网披露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维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若羽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6家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书,也就是说这76家公司向A股市场发起冲击。
据东方财富的数据统计显示,新增的76家IPO企业中,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数量最多,为36家。拟在主板以及中小板上市的企业数量分别为29家、11家。在此前一周(6月17日—6月23日)新增IPO的企业数量共55家。
据证监会官网披露的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审核工作流程及申请企业情况表显示,截至6月30日,IPO最新排队企业数量共有491家,其中上交所主板为180家,深交所中小板和创业板则分别为102家、208家,试点创新企业数量为1家。
进入6月以来,拟在主板、创业板以及中小板上市的企业数量出现激增的情形。据东方财富的数据统计计算,今年6月新增IPO的企业数量为183家,而在今年5月新增IPO的企业数量为81家。按照该数据计算,今年6月新增IPO的企业数量较5月环比增长约125.93%。
针对A股掀起上市高潮的原因,新时代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6月份以来A股进入上市高潮一方面与监管环境改变有关。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更加注重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通过完善相关退市制度、并购重组在内的的一系列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正在扭转资本市场投机心态,通过优化上市环境,实现优胜劣汰,推动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另一方面,我国A股‘堰塞湖’现象得到极大缓解。”
潘向东进而表示“中小型和高科技企业成为上市公司的的主力军,既增强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助于降低企业杠杆水平,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也有助于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尤其是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将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随着科创板注册制发行对A股的影响,未来IPO发行将会逐步与A股涨跌脱钩,更多体现了资本市场推动更多中小和科创企业在A股上市。IPO数量多少对股市的长期影响将会弱化,未来发行将会进一步常态化”,潘向东如是说。
此外,在上述企业冲击IPO之际,广东景兴健康护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趣炫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两公司却在今年6月终止了IPO。今年6月6日,由于浙江才府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已向证监会申请撤回申报材料,证监会也取消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