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垂直频道 > 财经新闻中心 > 上市公司频道

单日6股再融资告吹 创年内新高

出处:上市公司频道 作者: 孟凡霞 马换换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19-06-18

微信图片_20190618174354

微信图片_20190618174356

作为上市公司常用的再融资手段,发行可转债、定增一直十分活跃。6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当天共有海鸥股份(603269)等6家公司披露了再融资计划告吹的公告,这也创出了年内单日宣布终止再融资上市公司数量之最。而对于终止的原因,上述企业均给出了“资本市场环境生变”的解释。另外,受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今年以来已有百家上市公司再融资计划“流产”。

原拟合计募资227.2亿元

6月18日,海鸥股份等6公司再融资计划告吹一事引发了市场关注。北京商报记者通过Wind统计发现,6家公司再融资齐告吹也创出了今年以来单日终止再融资公司数量之最。据计算,海欧股份等6家上市公司原再融资金额合计高达227.2亿元。

具体来看,在6月18日共有万润股份、海鸥股份、北京文化、广汇能源、宏润建设、广发证券6家公司终止了再融资计划,其中,万润股份、海鸥股份、北京文化、广汇能源4家公司终止发行可转债,均于6月18日发布了“终止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的公告”。宏润建设、广发证券2家公司终止定增,其中宏润建设撤回了申报材料,广发证券则是定增批复到期失效。

而在此前,单日再融资(包括可转债、可交债、定增、配股)终止公司数量最多的一天为4月4日及5月25日,均有4家公司再融资“流产”。其中,4月4日有*ST赫美、北斗星通2公司终止定增,锦州港、东方集团2公司终止可交债;5月25日有索菲亚1家公司终止可转债,中路股份、卓翼科技、长鹰信质3家公司终止定增。

纵观海鸥股份等6家公司的再融资计划,其中广发证券拟融资额最高,达150亿元;其次,广汇能源拟融资30亿元;北京文化拟融资20亿元;万润股份拟融资12.78亿元;宏润建设拟融资12亿元;海鸥股份拟融资额最低,为2.42亿元。根据万润股份彼时披露的定增预案显示,公司拟将全部募集资金用于环保材料建设项目。

另外,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将终止可转债与终止定增拆分来看,6月18日也创出了单日终止可转债公司数量之最。

市场环境生变成主因

对于终止再融资的原因,上述6家企业均给出“资本市场环境生变”的解释。

诸如,海鸥股份表示,由于资本市场环境变化,公司综合考虑最新战略计划及实际经营需求,决定终止本次可转债发行;万润股份则表示,资本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公司综合考虑资本市场情况、融资时机等因素,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决定终止本次可转债发行并撤回申请文件;广发证券的定增批复到期失效也是由于市场环境和融资时机变化等因素,导致公司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发行工作。纵观公司给出的终止再融资原因,均系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决定终止再融资计划。

针对公司终止再融资的更深层次原因,北京商报记者分别致电了万润股份、海鸥股份、宏润建设等多家公司进行采访,其中万润股份、海鸥股份方面均表示以公司公告为准;宏润建设董秘办工作人员则对记者表示“公司此次定增在2016年就开始了,由于时间较长,公司股价在这个阶段也出现了一定的下跌,发行也恐将受到影响。此外,目前涉及房企的定增都处于搁置状态,也考虑到时间的问题,公司方面最终做出了终止定增的决定。”

交易行情显示,自宏润建设2016年9月披露定增预案至今,公司股价区间累计跌幅达46%,近乎腰斩。

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学术委员、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可转债既受资本市场的影响又受到债券市场的影响,在目前打破刚兑、金融结构性去杠杆的政策下,一些公司确实面临着一定的发行难度;定增则主要跟二级市场相关,部分公司定增耗时长,且在这个阶段公司股价大幅下挫,就会导致公司定增终止。

年内逾百家公司再融资未果

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再融资告吹的并不在少数,有百家公司的再融资计划已经停止实施。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最常见的再融资方式有发行可转债、可交债、定增、配股。北京商报记者通过Wind统计,在今年1-6月(截至6月18日)分别有1家、4家、4家、5家、3家、6家公司终止了可转债;17家、8家、14家、14家、14家、7家公司终止了定增;0家、0家、1家、3家、1家、0家终止了可交债,而配股仅在今年3月终止了2家。

经合计,在今年1-6月(截至6月18日)分别有18家、12家、21家、22家、18家以及13家公司终止了再融资计划,总体合计达104家。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逾百家公司终止再融资的深层次市场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仍在,上市公司股价也在持续调整中,上市公司再融资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下降;二是信用风险仍然存在,同时,金融监管仍在持续,流动性分层严重,制约金融机构信用扩张,不管是上市公司股东、金融机构还是投资者都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变得谨慎。

在逾百家公司终止再融资的情形下,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今年6月(截至6月18日)我国一级市场上的融资总金额达到最低。Wind数据显示,在今年1-6月(截至6月18日)一级市场上的融资总金额分别约为1212.77亿元、1457.63亿元、718.64亿元、1684.94亿元、688.54亿元以及162.04亿元。不难看出,今年6月(截至6月18日)的融资总金额大幅低于前几个月。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马换换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