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中央政治局会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出处: 作者:蒋梦惟 网编:蒋梦惟 2018-04-23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中兴危机再次将我国的“缺芯少魂”问题摆在世人面前。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支持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在业内看来,攻关核心技术被拿到中央政治局会议层面进行讨论,表明由中兴危机触发的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现象,再次引发了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多个领域的重视,今后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可能会进入密集落地期。

近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由于中兴通讯公司违反与美国政府去年达成的和解协议,将对该公司执行为期7年的出口禁令。这意味着7年内美国企业将不能向中兴提供产品。消息一经传出,国内制造业着实受到了不小的震动。分析人士指出,中兴“禁售令”一方面透露出美国对中国迈向高端制造的焦虑,另一方面也警示我们正视自身存在的短板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差距。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芯片是一个国家高端制造能力的综合体现。“中兴事件既不等同于整个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但也不是中国制造中的个案。”经济学家张连起直言,中国的“缺芯”困境一定程度代表了中国制造的现状:够大而不够强。在日前召开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作为行业参与者也表达出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中国需要一大批能够担当大任的企业引领技术变革。“真正的大企业不是看市值有多大,而是看担当有多大,不是看市场份额有多大,而是看是否掌握了核心和关键技术。”在他看来,现在没有哪个国家,也没有哪个企业可以说自己在新技术上高枕无忧。

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就曾明确表示,我国将加快突破核心技术,推动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发展壮大数字经济。而在提及具体发展路径时,有专家表示,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必须破除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让企业创新力充分涌动,并保护好科技创新成果,最大化形成科技创新合力,尤其是要加快突破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命脉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要破除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弊端,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通过处置‘僵尸企业’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提高制度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昌林认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仅要求各种创新资源的充足投入和有效整合,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造完整的创新链条和良好的生态系统,以应用促发展,加强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

“到2025年的时候,现在制约中国很多的关键的技术会有根本性突破,真正从一个网络大国变成一个网络的强国。”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预测。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