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期间,北京新房市场热度未减,曾在“金九银十”集中拿证的改善型项目成为主角。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金九银十”期间,北京共发放34张预售证,涉及27个住宅项目。其中,璞樾、中海玉华玖章等多个项目主打130平方米以上的纯改善户型;仅11个项目提供100平方米以下房源,且该类户型并非销售主力。为抢抓“双11”节点,房企开启品质“内卷”:纯改善项目比拼会所规模与功能,刚需改善项目侧重实用配套,部分项目还通过赠送冰箱、柜体等软装,或推出“双11”一口价特惠房源等方式促进成交,进一步带动新房市场升温。

100平方米以上户型成销售主力
“双11”大促从线上电商延伸至线下楼市,北京房企也纷纷借势节点推出营销活动,市场热度延续。在本轮市场表现中,曾在“金九银十”集中拿证的改善型项目成为绝对主角,其中100平方米以上户型更是稳居销售主力。
从供应结构看,市场向改善型倾斜的特征明确。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9—10月,北京市住建委累计核发34张预售许可证,多数项目直接定位“纯改善盘”。从户型结构看,27个住宅项目的主力户型以面积超过100平方米的三居、四居为主,仅少数项目搭配小户型两居产品。龙湖·宸翰、森与天成、中海瑞文里、北京国贤府等11个项目涉及100平方米以下房源,但此类房源并非项目在售主力。
更多房企选择将项目定位为纯改善型产品。璞樾、中海玉华玖章、建发海晏、紫京宸园等项目,户型起步面积直接设定在130平方米,对应房源总价约1000万元。
纯改善项目的市场热度在销售数据上得到集中体现。以中建·运河玖院为例,该项目9月20日开盘当日实现47亿元成交金额,去化率近八成;截至11月5日,已签约房源582套,去化率达76.18%。在热销态势下,项目于10月25日获发第二张预售证,新增批准销售房源74套,截至11月5日已签约21套。此外,紫京宸园、璞樾同样在开盘阶段迎来热销。紫京宸园开盘首销收入56.5亿元,璞樾开盘首销收入45亿元,认购去化率分别达58%和71%。
北京市住建委数据显示,截至11月5日,紫京宸园首开的559套房源已网签111套,网签去化率为19.86%;璞樾首开房源的网签去化率为35.06%。
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分析认为,北京改善型住房领跑市场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一是政策定向支持,限购松绑、二套房贷首付与首套持平、利率下调及税费减免降低了购房门槛;二是需求结构变化,“卖一买一”的置换型改善需求成为主流;三是“好房子”政策引导下,大户型等高品质产品更契合市场需求。
会所成产品力比拼焦点
新房市场实现热销,一方面源于供应端的主动调整,另一方面得益于“好房子”政策为房企产品打造提供明确指引,产品迭代升级使新房的市场优势逐步凸显。
“好房子”标准中提及的会所功能,已成为当前各项目的标配。据观察,璞樾项目配置4800平方米会所,紫京宸园的会所面积达5700平方米,两者均在会所内设置游泳池、健身房、私人宴会厅等功能区域。
值得关注的是,在纯改善项目聚焦会所“比拼面积、升级功能”的同时,刚需改善项目更侧重会所功能的实用性与运营模式优化。
以国贤府、国誉星城、未来之境、星耀未来等项目为例,其会所定位均以实用为核心。如星耀未来项目舍弃运营成本较高的游泳池,转而增设篮球场、羽毛球场地等全民可参与且运营难度较低的功能空间。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认为,高端住宅项目会所的充足面积既能承载更丰富功能,也有助于实现从功能到景观的延伸;刚需改善盘则更侧重会所实用性。游泳池可作为两者会所功能的区分标志:高端盘凭借物业费水平及会所运营收费模式,能够支撑游泳池的高运营成本;改善盘即便配备游泳池,后续也难以实现健康运营。
为提升产品性价比,开发商还开启“增值赠送”模式。以越秀旗下国誉星城、星耀未来项目为例,厨房内的冰箱、洗碗机、烟机灶具、净水器已成为交付标配;卧室内除床具外,衣物收纳柜体、装饰等均随房赠送,餐厅的餐边柜与轨道插排也纳入交付范围。
在房源“软件”升级的同时,一口价房源、限时折扣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提升了房源性价比。北京商报记者在近期走访发现,除认购周期、网签周期等常规优惠外,部分项目推出“双11”一口价限时活动。
国贤府项目在10月底推出部分特惠房源,购房者在享受常规优惠的基础上,可额外叠加25万元优惠。不过,此类一口价房源的优惠窗口期仅2天,逾期则无法享受该福利。此外,越秀地产旗下多个项目在“双11”期间除会有专场特惠房源外,每个项目还单独设有案场活动。例如,璞樾项目开启限时签约享折上折活动;香山樾举办登山赏秋活动;怀山府则是成交砸金蛋最高1万元物业费;国誉星城则举办插花趣玩局。
限时价格优惠与产品力提升,共同构成新房销售的关键支撑。谢逸枫认为,对购房者而言,这类优化的核心利好体现在三方面:不仅能获得住房本身,还可同步享有优质配套与服务,更重要的是配套完善的楼盘,其保值增值能力显著优于单体楼盘。
改善盘入市拉动结构性上涨
改善盘的集中入市,进一步带动新房价格的结构性上涨。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0月北京新房样本平均价格为4.66万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15%,样本价格中位数为5.6万元/平方米。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表示,核心城市保持较高的供应规模,房企借助国庆假期推出优质改善项目,带动百城新房价格环比保持结构性上涨。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分析称,10月北京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对今年整体楼市行情收尾有积极影响。价格上涨传递出积极信号,能增强购房者信心,促使部分犹豫的购房者加快入市,带动成交量上升。对房企而言,价格上扬有助于提升利润空间,缓解资金压力,完成年度销售目标。
随着“金九银十”收官,新房市场步入年尾冲刺阶段。北京商报记者与多家开发商沟通了解到,目前内部尚未制定全新营销方案,仍延续现有优惠政策。
严跃进表示,从长期看,改善型需求将持续占据主流,带动供给端和销售端持续优化。当前房企应持续进行产品迭代,尤其注重户型设计、社区配套等,打造高品质、个性化产品。必要时可借鉴“第五立面”改造等创新理念,持续强化品牌建设、提升服务质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进而促进新房市场整体品质提升。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 李晗/文并摄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