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雄安存量高污染行业企业退出倒计时

出处: 作者:蒋梦惟 网编:张畅 2018-04-19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4月1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了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明确表示,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支持指导地方继续加大对雄安新区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推动高污染行业企业退出,恢复和保护水生态,督促严守红线,严控开发行为,“目前,雄安新区水生态环境确实面临许多需要攻克的难题,包括水资源严重短缺、污染物排放量比较大、水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严重不足等。”张波坦言。业内表示,本次生态环境部的表态意味着,今后不仅在雄安新区内的增量产业、企业将受到较高环保门槛的限制,本地已有的存量高污染企业也进入了退出倒计时。

据张波介绍,目前我国已成立了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与河北省政府签订了《推进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战略合作协议》,先后指导河北省编制了《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制定了大清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协同财政部安排2017年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5亿元“下一步,我国还将全面治理雄安新区水污染,推动高污染行业企业退出,提升白洋淀周边区县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完善城镇污水管网体系建设。”张波透露,此外,雄安还要恢复和保护水生态,督促严守红线,严控开发行为,制定非法挤占水域岸线建筑限期退出的清单,重塑健康生态,构建良性循环的水生态系统。

实际上,北京商报记者在当地采访时了解到,在雄安新区成立前,雄县、安新县和容城县都已分别都形成了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链,比如:雄县主导产业包括塑料包装、压延制革、乳胶制品和电线电缆,在全县经济总产值中的占比达65%;而容城县支柱产业则是服装加工业。在雄安新区成立后不久,就有业界专家表示,由于当地原有产业技术含量相对较低且不少都属于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因此,未来这些存量企业可能很快就会面临转型升级或者外迁的局面。

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也表示,雄安新区此前以发展服装、鞋帽等传统产业和高污染产业为主,在承接北京、河北转移的高端产业之前,势必要把原有传统产业和高污染产业疏解出去,而这样大规模的疏解就离不开政府出台负面清单,即将雄安新区凡是属于负面清单的行业内的企业都向外疏解。

其实,去年9月,原河北省发改委主任、现党组书记陈永久向河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作报告时就表示,河北省将全力攻坚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力争早日出台疏解清单,确定了“负面清单”的产业发展思路。

“构成雄安新区的雄县、安新县和容城县原本所拥有的产业相对低端,为了给更多的高端高新产业‘腾笼换鸟’,也为了更合理地进行产业规划,和雄安当地居民生活无关的、无法按要求转型升级的产业可能都会被写入疏解清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叶唐林表示,未来的雄安充满机会,政府不能放任各路资本盲目进入,即使是本地的存量企业,如果涉及高污染、高耗能也需要政策进行引导,而在此过程中,正面、负面产业清单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级

@taotao @肖涌刚 辛苦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