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规模突破75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83%;各项存款4627.52亿元、各项贷款3634.97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0.98%、9.04%;实现营收65.04亿元、归母净利润31.34亿元,不良率0.83%……在区域银行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行业变局中,苏州银行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规模、效益、质量”协同向好的成绩单。这份亮眼业绩的背后,是苏州银行以成本“减法”夯实根基,靠业务“加法”拓宽空间,以“科创+跨境”“民生+财富”为双引擎,在差异化赛道上构建起的硬核实力里。
成本“减法”换效益“加法”
在利率市场化深化、金融科技加速渗透的当下,区域性银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考验。作为扎根苏州的本土法人上市城商行,今年上半年,苏州银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实现营业收入65.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5%。
“加速跑”背后,离不开对“钱袋子”的高效管控,如何管好资金以提升效益?苏州银行用“省下来的钱赚更多钱”的思路给出了答案。
近年来,苏州银行通过精细化管理持续降低成本收入比,优化存款结构、降低付息成本。截至6月末,该行成本收入比下降至30.51%,较上年末下降6.28个百分点,推动经营效率稳健提升。
在通过成本“减法”夯实经营基础后,苏州银行进一步探索效益增长的多元路径,注重以业务创新做优效益“加法”:通过多元化布局,在财富管理、投资银行、支付结算等中间业务上不断创新,推出个性化产品与服务,让中收业务收入稳步增长,为效益提升提供更多支撑。
“双引擎”特色业务加速跑
在长三角“强邻环伺”的竞争格局中,区域性银行如何突破同质化困局、找到差异化发展路径,成为破局关键。苏州银行立足苏州产业特色与区位优势,以“科创+跨境”“民生+财富”为“双引擎”开辟出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科创金融领域,苏州银行打造“苏心科创,伴飞成长”品牌,构建“10+9+N”组织架构,升级“苏心科创力”评价模型,持续完善“伴飞计划”“展翅计划”“领航计划”三大金融支持计划,截至6月末,合作科创企业客户数超13000家,科创企业授信总额超1300亿元,带动公司贷款本金2739.3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44%。
同时,紧抓长三角对外开放机遇,将跨境金融作为另一重要增长极。迭代“汇智赢”数智系统,构建结算、智存、融资、交易、担保、出海“6+N”境内外、本外币、离在岸的跨境金融产品体系。报告期内,苏州银行国际结算量突破136亿美元,同比增长30%。
在“科创+跨境”引擎轰鸣前行的背后,苏州银行也将民生与财富金融同步发力,打造“苏心康养”养老金融服务品牌,累计为超210万名老年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提升财富管理投研体系,增加权益类产品配置,调优客户周期性产品形态,管理个人客户金融总资产(AUM)超3900亿元。
资产质量增厚“安全垫”
苏州银行通过全方位精细化管理,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实现盈利结构优化,该行探索出的“成本、效益”平衡之道;“科创、跨境、财富管理”协同之法,不仅支撑了自身的稳健前行,更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转型样本。
稳健的特质在市场承压期尤为凸显,当不少银行不良率出现上浮之际,苏州银行的不良数据则呈现了一定的“定力”。截至6月末,苏州银行不良贷款率0.83%,拨备覆盖率437.91%,拨贷比3.63%,资产质量持续保持在稳定水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87%,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67%,资本充足率为14.57%,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主要风险指标位居上市银行第一梯队。
资产质量“安全垫”,背后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深度赋能。近年来,苏州银行持续优化智能风控体系,完善新综合信贷系统,升级大数据风控预警模型,搭建知识图谱平台,有效提高数字化风险监测与管理水平;强化员工行为管理,建设“苏智明”员工行为管理系统,织牢案防管理网络。
一家银行的长远价值从来不只局限于当下的稳健底盘,更在于对未来增长机遇的前瞻布局与主动破局。该行表示,面向新的市场周期,将始终以稳健合规为发展生命线,在筑牢风险防线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新的增长曲线,在金融科技应用、消费金融服务、跨境业务拓展等方面寻求突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