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两次上市折戟,长风药业于10月8日终登港交所,开盘涨幅达218.64%,截至收盘涨幅161.02%,迎来“开门红”。然而,亮眼表现背后隐患犹存:长风药业业绩高度依赖单一产品“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该产品收入占比连续多年超过90%,且正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与增长乏力的双重压力。此外,长风药业此前冲击科创板时披露的千万级“医院拜访费”争议,也为其长期发展带来投资者信任与可持续性的双重考验。
单一产品贡献超90%营收
长风药业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吸入制剂,产品组合战略定位于呼吸系统疾病,涵盖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过敏性鼻炎。目前,该公司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及美国FDA的六项产品批准,包括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CF017)、氮斯汀氟替卡松鼻喷雾剂(CF018)等。
其中,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CF017)是长风药业首个获批产品。该产品于2021年5月获批,后被纳入集采,成功覆盖中国超1万家医疗机构。招股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按销量计,该产品在中国布地奈德吸入药物市场中约占16%。
该产品的成功商业化推动长风药业收益显著增长,并于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2022—2024年,长风药业营收分别约为3.49亿元、5.56亿元和6.0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1.9%;同期净利润分别为-4939.9万元、3172.6万元和2108.8万元。2025年一季度,长风药业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和1281.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CF017贡献了长风药业绝大部分收益。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该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益的比例分别为96.2%、98.4%、94.5%和91.6%。而同期,CF018的收益占比仅为0.1%、0.2%、3.9%和7.6%。
核心产品增长乏力
收入高度依赖单一产品带来潜在风险,CF017亦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招股书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呼吸系统疾病吸入制剂市场规模达2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56亿元),预计到2033年将增长至4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72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6.2%。中国市场方面,2024年规模为232亿元,预计到2033年将达35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7%。其中,布地奈德在中国吸入制剂市场中占比25%。
在布地奈德混悬液细分市场中,阿斯利康等外资企业占据先发优势,国内企业也在快速追赶。目前中国已上市9款相关产品,其中7款为国产,包括正大天晴的“天晴速畅”、健康元的“雾舒”等。
根据招股书,2024年长风药业在中国布地奈德混悬液市场中位列第四。其销售收入和销量市场份额分别为10.1%和15.7%,产品单位定价为2.95元,在7家主要公司中排名第三。
在众多竞品激烈竞争下,长风药业CF017的增长已显乏力。2022—2024年,该产品销量分别为1.21亿、1.98亿和2.09亿单位,增速从63.97%大幅回落至5.66%;同期销售额分别为3.36亿元、5.48亿元和5.74亿元,增速由63.05%降至4.88%。2025年一季度,CF017的销售额和销量同比分别下降8.95%和1.95%。
医药行业分析师朱明军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单一产品支撑营收的模式,一旦该产品出现市场份额下滑、竞争加剧等问题,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长风药业想要摆脱当前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降低对单一产品的依赖,丰富自身产品线,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
面对市场竞争,长风药业正加速其他产品管线及国际化布局。据招股书披露,本次上市募资额的40%将用于国内及国际在研吸入制剂候选产品的研发与临床开发;20%用于支持其他管线及技术的临床前研究;30%将投入生产设施、设备采购及管理系统的扩张与升级。
曾自揭千万“医院拜访费”
此次港交所上市是长风药业第三次冲击资本市场。该公司曾于2021年2月和2023年6月两度向上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最终于2024年6月撤回申请,并于5个月后转战港交所。
值得关注的是,长风药业在冲击科创板期间,曾因自曝千万级“医院拜访费”引发市场关注。据当时招股书披露,2020—2022年的销售费用中,“市场推广费”占比分别为30.62%、36.22%和69.03%。其中,2021年和2022年的“医院拜访”费用分别为311.67万元和2385.76万元;“市场信息分析与收集”支出分别为52.85万元和4990.9万元,两项费用均出现大幅增长。
而在本次港交所招股书中,长风药业仅以“业务开发开支”概括表述销售费用,未再披露具体构成。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1.36亿元、2.22亿元和2.36亿元,占收益比例分别为38.8%、40%和38.8%。其中,业务开发开支分别为9582.3万元、1.7亿元和1.86亿元,占销售及分销开支的比例分别为70.7%、76.3%和78.8%。
10月8日,该股开盘报47港元,截至收盘报38.5港元,涨幅161.02%。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 实习记者 宋雨盈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