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和岳)9月1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生态环境监测要加快人工智能+新技术应用。目前,生态环境部已建设生态环境图谱库、声纹库等,利用技术实现智能识别、智能分析、智能筛查、定性,从而精准识别问题来源。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以建设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2.0版为抓手,持续提升监测预警能力,为美丽中国建设及时提供更加全面、准确、客观真实的监测数据。
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期间,全国“两高”(高排放、高污染)项目环评审批数量持续下降;风电、新能源汽车等项目环评数量不断增加,2025年上半年两项同比分别增长44.4%和31.3%。另据统计,“十四五”以来共审批电子信息制造类高技术产业项目环评文件1.46万个,涉及总投资6.28万亿元,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其中,由生态环境部直接组织监测的站点3.3万个,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重点流域和管辖海域,涵盖了水、气、土、噪声等各类要素。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