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股指不断走高,部分投资者有了“恐高”情绪,转而开始关注低价股。其实低价股并不一定更安全,其业绩或者经营反而可能存在各种问题,投资者应警惕其中的投资风险。
除个别特殊行业以外,低价股之所以价格低,往往是因为它们的基本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从业绩层面来看,许多低价股存在着盈利状况不佳的问题。它们的营业收入可能增长乏力,净利润甚至出现亏损。它们的业绩随时可能出现大幅下滑甚至是严重亏损,然后拖累股价大幅走低。
投资者若仅仅因为股价低就盲目买入,很可能陷入长期被套的困境,不仅资金被大量占用,无法获得预期的投资收益,甚至还有可能面临公司股票退市的风险。
经营方面的问题同样是低价股的一大隐患。一些低价股可能存在管理混乱、战略方向不清晰等情况。公司管理层缺乏前瞻性的眼光和正确的决策能力,导致公司经营困难,业绩和成长性达不到投资者的预期。此外,部分企业还可能面临债务危机,高额的负债不仅增加了大量的财务费用,还可能引发债务危机。投资者持有这类股票,无疑是放大了投资风险。
低价股还容易受到市场情绪和投机行为的影响。由于价格较低,一些投机资金会将其作为炒作的对象,通过制造虚假信息、操纵股价等手段,吸引不明真相的中小投资者跟风买入。这种短期的炒作行为往往缺乏基本面支撑,股价的上涨只是昙花一现。当炒作热度消退,股价便会迅速回落,那些追高的投资者将会面临巨大的投资损失。
而且,低价股的流动性通常较差,尤其是在市场行情不佳时,投资者可能难以顺利卖出股票,进一步加大投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投资者买入的低价股股价足够低,还存在面值退市或者市值退市的风险,而且低价股还有可能会出现控股股东“竭泽而渔”的风险。从退市机制方面来考虑,低价股本身就比高价股存在更大的退市可能。如果控股股东认为自己无力避免公司退市,那么可能会想尽办法掏空上市公司有价值的最后资产,这会让上市公司的业绩雪上加霜,问题严重的,还有可能被审计机构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并引发退市。
投资者想要避免陷入低价股的“陷阱”,关键在于坚持理性的价值投资观念,拥抱业绩和成长性俱佳的优质蓝筹股。在选择股票时,不能仅仅关注股价的高低,还要全面深入地分析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考察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行业地位、管理团队等因素,选择那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业绩稳定增长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同时,投资者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市场的短期波动和投机氛围所左右,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的理念。
北京商报评论员 周科竞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