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与大模型、脑机接口等技术的融合加速推动机器人从“机械执行者”向“自主智能体”跨越,应用场景已延伸至太空探索、深海科研、医疗康养等领域。聚焦具身智能发展的利好和挑战,“具身无界: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办。论坛上发布了“可靠的”机器人大脑——莫斯(MOS)系统,为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9月11日,由中关村产融合作与转型促进会主办的“具身无界: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论坛”正式举办。该论坛是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人工智能板块核心专题论坛,以“具身智能+大模型:机器人的进化革命”为主题。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交叉的前沿领域,强调智能体通过身体与环境的动态交互实现自主学习和进化,其核心在于将感知、行动与认知深度融合。1950年,这一概念在图灵的论文《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中首次提出。
70多年过去,具身智能在中国成为出圈热词。《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约27%;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82.39亿元,占全球约50%。
在成果发布环节,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系统研究所所长、教授,莫斯元宇创始人张智重磅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可靠的”机器人大脑——莫斯(MOS)系统。
“莫斯系统独创性地融合符号主义与连接主义技术路线,完美解决了纯AI大模型存在的‘黑盒决策、幻觉、高算力成本’等行业痛点。MOS具备环境感知、复杂任务规划、自主决策与多机协同(群体智能)能力,其决策过程透明、可解释,且拥有军工级可靠性。”张智称,“我们专注为机器人本体制造商提供核心的‘大脑’与‘小脑’,赋能其产品实现真正的自主智能,携手开拓万亿级具身智能市场,为机器人赋予智慧的核心。”
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与中关村产融合作与转型促进会在论坛上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就区域发展与产业升级共建协同创新服务体系。该协议承载着采育镇的资源优势与发展需求,也寄托着中关村产融合作与转型促进会的专业赋能与创新动能。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