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重庆富民银行数智普惠向“新”而行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出处:北京商报 网编:武杉 2025-08-07

重庆富民银行始终坚持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制定“锋富六式”党建工作体系,以党的建设引领发展战略、经营管理和文化建设,通过领先数字技术手段加速服务新质生产力,实现稳健发展。截至2025年6月末,重庆富民银行服务客户超7000万户,累计缴税超23亿元,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连续5年荣登“重庆服务业企业100强”,连续6年荣登金融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榜单。

党建引领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为不断打牢稳健发展的思想基础,重庆富民银行通过完善党委会议“第一议题”、支部学习“第一主题”、内部培训“第一课程”等首学制度,推动党委班子领学导学、党支部研学促学、党员群众跟学践学三级联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经济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把准发展方向、凝聚发展共识、增强发展动能。

践行初心

助力创新产品服务

为有效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富民银行跟进织密党的组织网络,注重把党支部建到业务单元、项目团队,将党旗插到经营管理第一线。持续推进“富民挺膺”团队建设,围绕普惠金融、风险防控等建立3个“红岩特色党支部”,围绕消费者权益保护、网络安全等创建11支“红岩党员突击队”及9个“红岩党员责任区”,推动党支部履职尽责争创先进、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当优秀,充分激发挺膺担当的战斗力,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促进企业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引领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倾力写好“五篇大文章”

有效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重庆富民银行响应国家“科技强国”号召,聚焦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痛点、创新融资服务模式,推出“富业贷”等产品,对接产业链企业需求,助力科技企业快速发展。截至2024年末,科技贷款余额超15亿元,增长近8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28亿元,增长11%。

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绿色金融作用关键。重庆富民银行为支持绿色金融,创新“绿信融”产品,助力绿色企业,已为70余户中小微企业提供超过1.2亿元信贷,推动环保技术转化。近日,东南沿海一家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通过“绿信融”获得近50万元贷款,解决资金周转问题。

与此同时,该行坚守服务实体和小微的初心,通过“富业贷”等产品提升普惠金融水平,加大首贷户、续贷和信用贷投放。截至2024年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2亿元,服务近8万户客户,首贷户近5000户。此外,该行不断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进适老化功能改进和服务升级:手机银行App推出“关爱模式”、紧急求助等功能,为老年用户提供简单易用、安全可靠的线上环境,加强对老年群众的金融知识普及。截至2024年末,该行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储蓄存款余额超34亿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行推进数字化转型,赋能业务提质增效。重庆富民银行将金融产品与数字供应链紧密结合,向B端客户推出“极速贴、到货融、极速保”三大特色产品。在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上,重庆富民银行“到货融”产品以“全流程数字化金融服务产业链”创新范式入选人民银行数字金融板块精选案例。同时,通过RPA技术重塑流程、打造开放平台等措施,持续优化用户体验,数字化运营效率提升约30%。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接下来,重庆富民银行将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工作要求,落实全市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坚守金融本源,积极构建科产融生态,加快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更大决心和力度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打造“六区一高地”中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