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众惠相互:以相互制健康保险服务慢病人群

出处:北京商报 网编:武杉 2025-08-07

“治不起、管不好”是我国数亿慢性病患者的共同困境。面对基本医保覆盖有限、传统商保门槛过高的双重挑战,保障体系亟须创新力量。以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以下简称“众惠相互”)为代表的相互保险机构,凭借其独特的制度基因,正精准切入这一巨大空白。

从覆盖1.3亿肾病患者的全周期保险矩阵,到服务4.5亿慢肝人群的“惠肝保”,众惠相互通过深度定制产品与普惠模式,让带病体、高风险群体不再是保障的“孤岛”,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众惠方案”。

政策破冰,实践先行

近期,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创新药保障体系进入“基本医保保基本、商保补充促创新”的双轨驱动时代。

这一政策的核心突破在于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商保创新药目录),为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显著但超出基本医保承受能力的高值药品开辟独立准入通道,鼓励商保公司通过投资基金支持创新药研发,为商业健康险参与创新药支付提供了制度基础。

实际上,在政策落地之前,便已有保险机构先于行业进行了探索。

针对我国1.3亿慢性肾脏病患者“治疗费用高、保障缺口大”的痛点,众惠相互陆续开发相关产品16种,打造国内最全肾病保险产品矩阵,CKD1-5期患者均有对应可投保场景。目前,累计承保人数近10万人,以主打产品为例,其非健康体投保比例超过70%,投保用户大多为带病投保,进展到CKD 5的患者中超过25%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保障支持下实现了肾移植,从而实现了临床治愈。

比“大病要保”更为重要的是“慢病要管”,众惠相互的“保险+健康管理”闭环模式,推动慢性肾病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防控转型。众惠相互通过与龙头医疗企业合作,整合患者健康数据,搭建智能监测平台。联合三甲医院肾内科专家,提供个性化饮食指导、用药监测及并发症预防服务,有效帮助肾病患者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延缓其进入肾病晚期的时间,提高生存质量。此项目将保费部分结余反哺健康管理,设立专项基金支持肾病领域科研公益项目,形成“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服务网络。

可以说,众惠相互聚集慢性肾脏病患者“治不起、管不好”的痛点,一方面,精准锚定慢性病患者的核心痛点,以覆盖全病程的深度定制产品,成功打破了传统商保对带病体的桎梏。

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健康管理服务内容,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健康保障解决方案,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制度赋能,普惠创新

传统商业保险长期受困于风险控制逻辑,将慢性病患者等群体拒之门外。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患者超3亿人,这类群体往往因健康风险或职业特性难以获得商业保障。在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相互保险以其独特的制度优势,正成为填补保障空白、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

相互保险作为普惠保险的一种典型形态,凭借其共建共治的制度设计和非营利性特点,能够有效提供符合群众需求的补充性保障,与我国医改和医保制度的公益方向相一致。相互保险的显著特征在于参保人兼具“被保险人与所有者”双重身份,在卫生健康领域有助于弥补社保与传统商业保险之间的保障空白。不同于股份制保险,相互保险由全体投保人共同所有,这一特性使其能够更聚焦于被保险人长期福利,为“一老一小”、带病体及慢病人群等保障不足的群体,在医疗健康领域提供更具持续性的普惠服务。

以肝病为例,我国肝癌年新发病例36.77万例,疾病负担居全球首位,80%的肝癌患者由慢性肝病进展而来。管好我国4.5亿(含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肝病患者,做好肝癌发生的风险减量工作,既是保险机构的核心价值,更是贡献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近几年,众惠相互持续关注肝病,开发了针对慢肝病患者的创新型保险产品——“惠肝保”,通过相互保险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在提高患者依存度的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以风险减量思维前置介入健康管理,从源头降低重疾发生率。这不仅是保险本源的回归,更是制度创新在填补重大民生保障空白、提升全民健康福祉上释放的切实能量。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