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问询阶段已逾一年半时间,海安橡胶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海安橡胶”)深市主板IPO却始终未能走到上会阶段。近日,深交所官网显示,公司更新提交了相关财务资料。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报告期内应收账款接连增长。针对相关问题,海安橡胶方面于4月29日接受了北京商报记者的采访。
据了解,海安橡胶的主营业务包括巨型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矿用轮胎运营管理业务。公司主板IPO于2023年6月12日获得深交所受理,当年7月7日进入问询阶段。
招股书显示,本次冲击上市,海安橡胶拟募集资金约29.52亿元,扣除相应的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全钢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扩产及自动化生产线技改升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从业绩表现方面看,2022—2024年,海安橡胶营收、净利均实现稳步增长。财务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5.08亿元、22.51亿元、23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3.54亿元、6.54亿元、6.79亿元。
在业绩逐年增长背后,海安橡胶报告期内境外收入占比较高。具体来看,2022—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约为14.57亿元、22.08亿元、22.44亿元,其中境外销售收入分别约为9.5亿元、16.82亿元、16.65亿元,公司境外销售金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65.19%、76.16%以及74.23%。
海安橡胶方面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致力于为国内外全球客户提供全钢巨胎产品和服务,全球业务布局日趋完善。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境内、境外多家子公司或分公司,公司全钢巨胎产品已向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未来,公司将继续国内外两个市场并重。
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海安橡胶的应收账款逐年增长。
具体来看,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3.42亿元、4.18亿元以及6.25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6.27%、14.92%以及19.05%,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2.7%、18.57%以及27.19%。
对此,海安橡胶方面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增长,主要系随着公司营收规模的扩大,应收账款规模相应扩大所致。
“轮胎行业,因客户多为大型企业,结算周期较长,应收账款增长具有一定合理性。然而,若增长主要源于账期延长、客户集中度过高或坏账准备不足,则可能引发现金流压力,降低资金周转效率,甚至导致坏账损失,进而影响企业日常经营。”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控制权方面,招股书显示,海安橡胶控股股东为福建省信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晖集团”),信晖集团持有公司28.32%股份。朱晖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直接持有公司19.5%股份,并且通过信晖集团间接持有公司28.32%股份,合计持有公司47.82%股份。
北京商报记者 董亮 王蔓蕾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