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保险频道

上海警方起底400万骗局!竟是保险佣金惹的祸?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胡永新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25-04-28

北京商报(记者 胡永新)上海警方披露的一起案件,不仅揭露了保险代理链条中的黑色利益网,更将行业长期存在的佣金制度漏洞、恶意退保乱象推至聚光灯下。4月28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近日发布的信息显示,长宁警方侦破了一起职业索赔团伙骗取寿险公司返佣的合同诈骗案。该案件涉案金额超400万元,12名嫌疑人落网。

图片来源:壹图网

具体而言,2月,上海某保险代理公司至长宁区“蓝鲸”护企工作站报案称,公司在自查中发现,近一年时间内,其合作方师某共为该公司代理了31起保单,但其中29单的投保人均在投保满一年,刚好符合投保最短期限要求后,以资金短缺、家庭困难等为由,向保险公司申请、投诉要求退保,但师某等人在保单签约成功后已获取了高额佣金且失联。

事出蹊跷必有因。案件显示,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犯罪嫌疑人师某为牟取不法利益,利用自己曾在保险公司担任渠道经理的经验,与保代公司签订代理合同,约定按第一年投保费用的一定比例获取佣金,后师某即伙同犯罪嫌疑人房某、郑某,在上海、江苏等地共同招揽金主及关系人,由金主提供保险资金,并由关系人虚构保险购买需求投保,以此骗得保险公司首保返佣。

待投保期满一年后,上述团伙指使投保人以恶意投诉等方式实施退保。截至案发,累计骗取首保返佣400余万元。毫无疑问,相关团伙将被绳之以法。

根据保险行业惯例,首年保费佣金比例一般可高达30%—50%,师某团伙正是瞄准这一高额返佣,通过“短平快”的投保、退保操作,快速套取资金。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这起案件并非孤例。近年来全国多地已爆发类似诈骗案,其背后折射出保险行业的深层矛盾。

在北京劭和明地律师事务所保险律师李超看来,骗取保险佣金,核心问题还是佣金制度设计缺陷导致。保险行业普遍采用“首年高佣金+后续逐年递减”的佣金支付模式。相关案例中,职业团伙通过虚构投保需求、短期内退保,套取首年高额佣金,暴露出佣金支付周期与风险承担不匹配的制度漏洞,同时也说明险企对代理人的异常行为缺乏动态监控。职业团伙恶意投诉退保,利用监管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宽松政策,将退保作为套利工具牟利。

对于中小保险机构而言,遭遇佣金诈骗无异于为公司带来多重不利影响。“团伙诈骗保险佣金可能会导致资金大规模流失,影响公司资金周转和盈利能力,也有可能影响到理赔能力,还可能会导致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不信任,进而影响行业发展。”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如是表示。

当前,保险代理人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首年保费佣金,上述案件中,相关团伙正是利用这一规则,在刚好符合投保最短期限要求后快速套现。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将目光聚焦于佣金激励分配机制。以保险公司为例,需建立与产品设计、费用结构相契合,与业务品质、服务质量相匹配的佣金激励设计和递延发放机制。

李超表示,对于险企而言,险企需通过制度重构、技术升级、管理闭环及生态协同,形成“预防—识别—处置”的全链条防御体系,从源头压缩犯罪生存空间。

李超进一步表示,险企可以优化佣金制度设计,比如根据业务员从业年限时长,对应不同比例的首年佣金,鼓励长期从业人员有更高的佣金水平,他们往往业务品质好、诈骗风险低、客户质量稳定。险企还可以绑定每个业务员的保单持续率指标,或将部分首期佣金分散到续期发放,若短期内退保则追回部分佣金。同时还要积极与公安机关联络合作,利用司法手段震慑犯罪。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