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京港双城谋划科创共振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 刘四红 网编:武杉 2025-03-29

跨越2000公里的直线距离,北京与香港遥相呼应。因为科创,这两座南北城市突破地理藩篱,谋划新的共振。继2024年9月“京港研发加速中心”成立后,3月28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京港科技创新论坛”上,京港再度携手签署“京港框架合作协议”。香港不仅将助力北京科创企业出海,提升国际影响力,同时也将出台相关指引,简化上市流程,为硬科技企业在香港上市开辟绿色通道。

上市绿色通道

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京港两地宛如双璧,各展其长。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拥有深厚的基础研究底蕴和丰富的科技成果转化经验;香港,则凭借“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背靠祖国、联通世界。

“两地在基础研究、创新生态等多维度深化合作,为科创企业搭建了广阔的发展舞台。”3月28日,他山科技CEO马扬如是说道,随着京港合作的持续深化,科创企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香港资讯科技联会会长邱达根解读了香港最新的科创政策和国际合作优势,并表示香港将发挥好“超级联系人”的作用,深化京港科创合作。

邱达根表示,北京与香港在科研合作、科技企业募资等方面,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众多高校,两地在科研课题方面具备共同研究的基础,且过去几年已打破科研资金跨境流动的门槛,为合作提供了便利。

他介绍,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为内地企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融资平台。香港资本市场将为硬科技企业在香港上市开辟绿色通道,后续香港联交所也将出台相关指引,简化上市流程,助力科技企业募资。这一举措对于北京的科技企业来说,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有助于它们获得更多资金支持,推动下一轮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京港两地在科研和产业领域的合作互补。

“出海”跳板

此次京港签署的合作协议,将围绕五大领域展开,除了支持香港及海外科创资源与北京交流互动、科创成果在北京展示与落地外,还将助力北京科创企业出海,提升国际影响力,将鼓励京港依托中关村论坛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科创活动资源,支持京港两地科创主体深度参与国际科创合作。

“京港新签署的框架合作协议是去年京港研发加速中心的升级版。此次合作将发挥生产力促进局优势,为中关村企业在科研、品牌方面提升影响力,同时将加强出海等方面的服务,此次依托中关村论坛,双方还将在科创金融等方面互补合作,促进双方技术互通和机制共享,共同开拓国外市场。”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总裁毕坚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如是介绍。

会上,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二级巡视员汤健同样表示,京港科技合作模式不断创新,京港科技合作平台逐渐完善。展望未来,京港科技合作将朝着开放多元、紧密协同、多重赋能的方向深入展开。

其中就包括,将充分发挥香港“窗口”作用,打造“创新跳板”,支持北京创新主体通过香港链接更多国际创新资源。持续优化海外综合服务平台,支持创新主体在共建国家设立平台载体,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优质项目双向落地,助力科技企业出海。

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赵汝恒提到,展望未来,京港与大湾区协同创新将继续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石。立足北京,深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球,构建连接全球的创新网络,使京港和大湾区成为“一带一路”科技合作的重要基点,这不仅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全球创新网络提供“中国方案”。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