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秀梅)3月10日,福建金融监管局发布关于警惕“人伤黄牛”陷阱的风险提示表示,近期,一些俗称“人伤黄牛”的非法代理中介打着“快速索赔”“高额赔付”的幌子,诱导交通事故、工伤的伤者委托其代理人身伤害赔偿案件,实则收取高额代理费,通过虚构伤情、伪造证据等手段骗取保险金或赔偿款,致使金融消费者遭受财产损失,甚至深陷违法犯罪风险。
福建金融监管局表示,“人伤黄牛”主要不法行为包括:
虚假委托承诺。“人伤黄牛”徘徊在医院、交通事故现场等地,主动与伤者或其家属搭话,宣称“专业处理交通事故赔偿”“不成功不收费”“赔付金额翻倍”等虚假承诺,利用伤者对理赔流程不熟悉,急于获得赔偿的心理,诱导签订所谓“委托代理协议”。
窃取个人信息。在签订委托代理协议时,要求伤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险单号和手机号码等敏感信息,群众面临个人信息泄露或被不法分子恶意使用的风险。
骗取超额赔偿。通过夸大伤者伤情和损失,虚增医疗费用、串通鉴定机构伪造伤残鉴定等手段,骗取高额赔偿。相关行为如果涉嫌保险诈骗等犯罪行为,伤者可能被认定为保险诈骗共犯,或面临刑事责任。
索要高额费用。前期以“零成本”吸引签约,后期以“疏通关系”“加急处理”等名义层层加收费用。部分“人伤黄牛”可能会截留赔偿金,甚至买断伤者赔付权,致使受害者实际到手金额远低于合理标准。
为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警惕“人伤黄牛”陷阱,福建金融监管局提示:
选择正规维权渠道。切勿轻信高额赔偿承诺,要通过保险公司官方客服、交通管理部门和司法调解机构解决理赔纠纷,拒绝与“黑中介”合作。
严守个人信息安全。切勿向陌生人透露伤情诊断书、保险单号、银行账户、手机号码等关键信息,谨防资料被用于虚假索赔。
留存完整证据材料。妥善保存事故认定书、医疗票据、沟通记录等原始材料,防止被不法分子篡改或灭失,影响后续正常申请理赔或被截留理赔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