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西街观察

娃哈哈不是“神”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陶凤 网编:王巍 2024-03-18

眼下的娃哈哈,最不缺的就是流量。

从春晚“AD钙奶姐”走红到宗庆后老先生逝世,再到农夫山泉陷入的浪潮中,一系列的热搜话题都与娃哈哈有关,娃哈哈承接着一波又一波的流量,乃至因此引发野性消费。

有媒体统计,娃哈哈的直播间,几乎在10天内涨了400多万粉丝。娃哈哈纯净水和AD钙奶,成了最热销的时尚单品。

常常是主播刚说几句话,东西已经卖光了。

这样的销售“压力”,在企业内部似乎也得到印证。一封署名娃哈哈“致全体销售人员的一封信”在网上流传。

信中提到:现在是娃哈哈受到空前关注的时刻;要打好终端铺货突击战,目标是“让所有人看得到、买得到娃哈哈产品”。

只是这泼天的富贵,未必全部传导到企业,反而是走向越来越奇怪。

有人购买了娃哈哈,不是为了喝,而是为了证明娃哈哈用料好。把AD钙奶和农夫山泉的瓶子烧了,然后发现,AD钙奶冒的是白烟,农夫山泉是黑烟。

燃烧物的烟雾颜色,难道不是与材质相关?

还有各种奇怪的猜测,包括水的毫升数设计与国家重点工程有关,很多人竟然信了,评论区点赞留言,掌声一片。

一时的流量是泼天的富贵,但也会转瞬即逝。那些疯狂拉踩农夫山泉捧娃哈哈的人,未必是娃哈哈真正的支持者。

所有人都知道一个真理,流量把你捧得越高,可能摔得越惨。流量反噬的道理,也在于此。

之前极尽赞美、拼命鼓吹,可能在一次舆论反转中走向另一个极端。换句话说,爱之深恨之切,“捧杀”的原理就在于此。

事实上,任由其发展,流量会把娃哈哈带入一个危险的境地。不分青红皂白地被捧起来,又莫名其妙地摔下去。

类似的流量困境,不只是娃哈哈遇到过。过去几年,曾因为很多“特别事件”,引发人们对一些品牌的非理性消费与非理性抵制。

殊途同归,指向了一场呼之即来挥之难去的“造神”和“毁神”,很多优质的企业吃了哑巴亏,不得不应对流量带来的意外之“喜”。

娃哈哈的本质依旧是一家企业,是靠卖产品为生的。它不是流量造出的“神”,人们今天热情洋溢地把它捧上天,过几天可能就把娃哈哈忘记了。

对一个品牌的好感度,因为某个时刻、某个举动、某个企业家而迅速拉升,这些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但一个重要的问题不能忽视,流量对一个品牌的追捧,不可能真正托起一个品牌。品牌的本质,还是产品。

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永远在于用好的产品赢得市场。无论是娃哈哈,还是下一个走上“神坛”的企业,不能被一时的野性消费打乱节奏。

进入宗馥莉时间的娃哈哈,要解的还是相同的市场题。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