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养老频道

探路区域康复中心|独家专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老年人家庭护理需关注照护床位建设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赵博宇 网编:文旅新闻中心 2023-10-29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99%的北京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之后,如何让老人在家享受更好的照护服务成为关键。10月29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构建一个整合性、适宜性、连续的老年人康复护理的整体服务体系至关重要。针对99%老人在家养老的选择特点,家庭场景里的照护床位是家庭护理中最重要的部分。”

图片来源:现场拍摄

构建整体服务体系

“老龄化社会加速之后,我们主要看到的是老年人比例和规模的增长。但针对老年人寿命延长以后慢病和共病带来的新问题,包括老年人的身体康复等,这些问题实际上我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陆杰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不论是从社会关注还是制度安排上,当下外界对老年人的关注重点,应多集中在老年康复护理领域。

“关注老年人的康复护理问题,主要是要构建一个整合性、适宜性、连续的老年人康复护理的整体服务体系。”陆杰华表示,整体的服务体系中不仅包括了医院、护理院,也包括社区、家庭。“这其实是一个多层次的架构,满足老年人对康复和护理质量的特殊需要。”

具体到各层级场景来看,陆杰华认为,在医院场景下,不论是什么样的医院,都应设立老年科。同时,各级医院的关注重点应放在有照护需求的老人身上,如由慢病造成的失能失智老人等。

北京市卫健委日前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北京全市已有康复服务床位1.03万张,248家医疗机构设置康复医学科,每千人口康复床位达0.47张。到2023年底,北京市将实现“各区至少设有1家二级及以上康复医院或1至2家达到二级康复医院标准的康复转型医疗机构”。

在老年护理中心建设方面,2022年起,北京已累计推动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羊坊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21家医疗机构转型建设老年护理中心,每家护理中心床位不少于20张。

图片来源:现场拍摄

家庭护理适老化标准待规范

从医院转至家庭场景,照护床位成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绝大多数老年人去不了医院和护理院,也不愿意在养老机构。所以这部分老人基本是通过在家的护理,通过家属护理或者通过家庭医生,社会的力量进行康复和护理。”陆杰华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从去年启动的创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已在居家照护服务维度上有所尝试。2022年10月,北京市民政局指导北京康养集团在西城区广安门街道启动创新居家养老服务试点。截至目前,该创新试点目前已累计签约居家照护服务超过350单。这一体量相当于在一年内建成了一家具有300多张床位,提供实体化、专业化养老服务的中型“虚拟养老院”,解决300多个家庭的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问题。

谈及居家照护的关键所在,陆杰华认为,出台标准规范及做相应的适老化改造十分重要。“目前的医院和护理院,基本情况是尽管床位比较少,但相对比较成型,有着标准和规范。但在家庭和社区的老年人康复护理上,我们缺少必要的标准和规范。所以在家庭场景中,我们要进行适老化改造,下一步除了推进适老化的覆盖范围,还要进一步进行标准的规范。”陆杰华指出,“比如卫生间、起居室、卧室都应该有相应的适老化标准,以此适应老年人的康复和护理。但实现这一点,需要通过包括住建部等在内的多部门共同推动。”

北京商报记者 赵博宇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