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基金机构频道

2023服贸会|重启“CCER” 金融化后中国碳市场交易额或超1万亿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 刘宇阳 郝彦 网编:财经新闻中心 2023-09-05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倡导绿色发展的ESG理念成为企业践行碳中和行动的重要抓手。9月5日,服贸会“碳中和行动与企业ESG创新”论坛如期举办。会议上,北京绿色交易所副董事长梅德文对当前中国自愿碳市场的现状及未来提出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未来中国碳市场若金融化后,以其70亿-80亿吨配额来看,年交易额有望超过1万亿人民币”。

北京商报

重启信号已来

9月5日,服贸会论坛之一的“碳中和行动与企业ESG创新”论坛如期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多位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中国碳市场、企业创新ESG经验。在这其中,梅德文重点提及中国自愿碳市场在当前背景下面临的形势与未来发展趋势,并对中国碳市场的未来表示看好。

何为自愿碳市场?梅德文解读称,碳市场是低成本、高效率地促进碳中和的工具,为一种金融手段,需要约束机制与激励措施,进而形成2类市场,即强制碳市场以及自愿碳市场。当前背景下,碳市场+ESG投资将共同驱动实现双碳目标。

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以下简称“CCER”)存在于自愿碳市场,是碳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此前,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称,CCER是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我国完整的碳交易体系。推进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有利于支持林业碳汇、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项目发展,激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事实上,我国自十多年前就已开始关于CCER的实践,开放自愿减排交易通道。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建立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框架,对方法学、项目、减排量、审定与核证机构、交易机构等5个事项实施“审批式备案”管理,登记“核证自愿减排(CCER)”。

而回顾2017年,因自愿减排交易量小、个别项目不够规范,CCER项目受理申请被暂缓。不过CCER项目依然留下不少成绩。截至2017年3月,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共备案200个自愿减排方法学,9家交易机构,12家审定与核证机构,1315个自愿减项目,备案核证自愿减排量约7800万吨。而截至2022年10月,存量CCER累计成交量约4.48亿吨,累计成交额超过60亿元。

暂别5年后,CCER在2023年3月迎来了新消息,生态环境部率先透露重启CCER信号,向社会公开征集CCER方法学建议,并于7月公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交易额有望超万亿

据生态环境部2023年6月发布的公告显示,目前,其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前各项准备工作,并取得了3点积极进展。

其一即明确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主要制度安排,起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及项目开发与实施规范、审定与核查规则等配套管理制度,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此外,已基本搭建完成了启动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所需的基础设施。组织建设了全国统一的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目前两系统已完成初步验收,具备了上线运行的基本条件。

彼时,刘友宾表示,建设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环境部将加快推动各项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今年内尽早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就CCER的重启、中国碳市场的未来,梅德文预测称,若参照对比欧盟碳市场规模(2022年15亿吨配额,93亿吨交易量,价格80欧元/吨,7500亿欧元交易金额),未来中国碳市场深入金融化后,以其70亿-80亿吨配额(约欧盟配额5倍),年交易量或将超过100亿吨,价格或超100元,交易额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在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希良看来,随着时间推移,全国碳市场将逐渐完善。也许未来2-3年内,纳入企业将达7000-8000家,按照当前50元碳价水平,市场总资产将达4000亿-5000亿元。

“中国自愿碳市场已暂停五年,将来必将逐步市场化、金融化与国际化,CCER也终将重启,并在不久的将来进入碳市场。上述背景下,中国碳市场也将在等待与期待中迎来希望”,梅德文展望称。

北京商报记者 刘宇阳 郝彦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