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西街观察

大门常开,找信心有耐心多小心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陶凤 网编:王巍 2023-01-09

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政策正式实施。对新冠感染者不再隔离、不再判定密接、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全国各陆路口岸客运通关、香港内地通关等逐步恢复。

方案之下,更多“开放”细节措施一并落地。比如,入境航班逐步恢复直航,取消“五个一”“一国一策”及客座率限制,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疫情三年,无论是人流还是物流,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从特殊时期的管控模式切换回日常模式,需要做足准备,做足细节。

人们对回归之前的样子,自然充满期待。但无论是铁路、民航,或是迫不及待的旅游业,等来行业的反转时刻,反弹仍有很多挑战。

铁路、民航都需要找回信心应对新情况。无论是正在进行中的春运,还是一步步恢复的跨境人流、物流以及商流,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一方面是行业自身,在过去三年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人才流失、公司动荡、结构失衡等问题。另一方面是外部市场,政策刚刚调整,市场恢复程度、旅客的身心状态、对服务的诉求变化等。

而在旅游市场,行业自身的应对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则表现得尤为突出。旅游需求释放,市场反弹也要有序、安全,而不是让“18万一晚天价酒店”影响了游客的心情。

出境旅游的恢复,考验仍在于国内外政策的衔接对位,更需要时间和耐心。去年底以来,包括日本、意大利、美国在内的10多个国家宣布了对中国入境人员的限制措施,真正的“开放”仍需时日。

跨境人流、物流回归日常,新冠变异毒株并未停止更新。这意味着开放落地与防护落位要两手抓,一个都不能放过。

去年底,XBB相关变异毒株加速流行引发关注。病毒免疫逃逸能力增量,内外流动下是否会引发新一轮感染,成为民众近期热议的话题。

“乙类乙管”不等于放开不管。连日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反复强调。这就要求在大门敞开的同时还是要小心,亦要做好内外防护,只是思路要变,方法也随之调整。

从眼前看,是防控重心的转变,从“防感染”变成“保健康、防重症”,新版治疗方案将疫苗视为重要一环。老年人成为重点对象,同时对各类高风险人群进行摸底。

每个人要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好的卫生习惯不能丢,同时倡导减少聚集,外出做好应有的防护,理性应对,科学防治。

从更长的时间周期看,是落位常态化监测,相关机构保持对新冠病毒长期、广泛、有效监测,“站岗放哨”加强预警,及时发现毒株变化,以便做好提示和预防准备。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