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典藏艺术频道

小隋说画丨孙安民的文人情怀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隋永刚 网编:文旅新闻中心 2021-08-11

艺术家供图

千百年来,中华文明璀璨的历史进程形成了特殊的文人、士人群体现象。他们沉淀学识,修养身心,或入仕、或隐居、或半仕半隐,创造并传承着经典的文化精神,在政治、文学、艺术、哲学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正是得益于这些精英群体的介入,中国的书画艺术才确立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品评标准和创作体系,特别是融诗词、篆刻、书法、绘画为一体的“文人画”,其追随者、传承者、创新者代不乏人,直至今日。当代大写意画家孙安民便是这样一位兼具传统文人与士人气质的艺术创作者。

孙安民有着光鲜的人生经历。全国文化、经济、艺术领域知道他的人很多,这一方面是由于他的工作;另一方面是由于他的书画修养。退休前,他在政府任职,担任的职位很高,是全国工商联原常务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还是北京市原副市长,主管过市里的文化工作;退休后,他闲居家园,开始重拾画笔,回归到喜爱的绘画艺术之中,成为业内认可的艺术家。在完成从政到从艺的人生转换之后,孙安民像历史上很多的士人画家一样,过起了会友、写字、作诗、画画的文人生活。

孙安民有很扎实的文人画师承学习基础。在学院化教学引进到国内之前,书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主要依赖于老师与弟子间的师承学习。因此,传授者的人品、学养对于学习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孙安民的绘画学习主要师承于白石老人好友王森然先生。王先生的身份很多,集革命家、活动家、教育家、文艺家、历史学家、书画家于一身。他一生作画无数,是“现代文人画”的提出者和践行者,对文人画有着系统的思索与研究。他的作品旷达、超逸,展现了一位当代文人画家高远、厚重的人生情怀。在老师的博学与耳提面授之下,孙安民从文人画的创作技巧和艺术特点上进行了全面的研习,同时对传统文人画家所应具有的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体验与领悟。与此同时,他的眼界、天赋、勤奋,使他能够更好的理解文人画精髓,并融入到早期少年宫艺术启蒙的学习之中。传统的师承与正规的绘画课程训练,从艺术原点上保证了孙安民作品的正统道路与文化品性。

秋水蒹葭,师恩不忘。多年之后,孙安民对于这段师徒情义依然难以释怀。他在自己的画作中,这样写道:“恩师写崧纵笔狂,满纸清风墨沱滂,传家图在课儿徒,得志者勿忘其香。此幅慕森然恩师笔意特诗以志。”后来,他又补题到:“森然恩师高风亮节,笔墨之中国精神,乃我辈一生追求尔。”

孙安民喜欢创作富有祈福向上寓意的作品,如白菜、寿桃、雄鸡、古松、紫藤、荷花及梅兰竹菊“四君子”等,这些题材都是古代文人画家所熟悉的,常被用来抒发“性灵”或个人抱负。孙安民的创作与传统文人画一脉相承,有着很鲜明的艺术主题表达,他在不同的画作中围绕做人、治家、敬老、励志等主题展开创作,呈现了清白传家、平安长寿、事事如意、君子之交等大家喜闻乐见的生活及对吉祥人生的美好祝愿。在技法表现上,他根据不同的物象使用不同的技法,白菜的清淡、松树的古拙、寿桃的浓艳、荷花的香远……他或水墨,或设色,或墨色结合,娴熟勾勒出不同的笔墨味道及物象内在的人文精神。

孙安民作品中有着浓郁的家国百姓情结。多年的从政工作,孙安民对于个人、家庭、国家关系有深刻的思考。人有所感,必有所发。他把多年来的为官之道和做人之道在绘画作品中予以艺术解读。他的《安民秋实无华图》白菜画长卷最具代表性,这幅作品由北京画院原院长王明明题写引首、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苏士澍题跋,作品不仅表现了近百棵形态各异的水墨白菜,还有很多他自作的白菜诗,诸如:“鲥鹅蟹翅不足尝,下饭何如白菜汤。依稀记得当年事,此日家家冬贮忙”、“清白载清福,素心三味足,此物不可少,无论壮叟孺”、“清白无怨,心实味甘,蓬门秋早,养颐永年”、“此物最宜人,三味自菜根,满纸清香气,得志勿忘本”、“珍馐时鲜岂有无,官酒富馔徒华孚。惟此色味不可忘,清白清淡享清福”、“写菜亦是写精神,意味深长留本根。素心独占三秋气,清风惠泽喜盈门”、“昨天写竹今写菘,一样情悲大士同。蓬门独有清新气,常使老民乐其中”……孙安民通过这些百姓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蔬菜形象,展示了中国文人、士大夫以物喻怀的人文图景,同时也再现了他在工作、生活、艺术中的准则及追求。

在平凡的人生中做生活的智者。孙安民笔下关于白菜的画与诗凝聚着岁月的感受、感悟,这是他“得志勿忘其香”、“清淡得百益”人生心境的很好体现。

孙安民倡导正大的写意绘画精神。面对艺术界一些媚、颓、俗、燥的创作现象,孙安民一直以“无中国之腐朽,有中国之精神”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因此,他的作品有积极、健康、向上的笔墨形式和作品意境。孙安民的大写意花鸟画主要以水墨为主,作品气息中和,雄浑大气,常以一气呵成的线条与墨块完成作品。他下笔肯定,骨力十足,同时对画面节奏有很好的把控,作品中不同的矛盾关系被处理的舒适而协调,直观再现了他的真实性情与修养。常言道,画品即人品。孙安民秉承正统的文人观念,将所学、所思、所想融入到正大博雅的美学追求之中,将独有的人生经历融入到艺术创作之中。因此,他的作品是鲜活的,是生动的,是带有很强文人趣味的。

“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清代顾文炜的诗句道出了读书人勤奋、寂寞、辛苦的学习场景。孙安民对此是不陌生的。由于经常在深夜读书作画,他将自己的画室斋号取名为“半宵书屋”和“凝露堂”。春秋轮回,寒暑迭易。在这间自题的画室之中,孙安民与书为伴、与画为友,阅古今文章、品天地甘霖、悟君子大道,以“梅兰竹菊”般的文人品性,清白做人,淡泊从艺,这是他的家学使然,更是个人品性追求所致。

隋永刚(作者为《北京商报·典藏艺术周刊》主编)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