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特刊

生活服务:宅家经济催生电商新增长极

出处:北京商报 网编:王巍 2020-12-08

2020年,宅家经济迎来红利期,但依赖于人力服务的特点,生活性服务业经历了资本的冷落与追捧。在此期间,行业企业不断加强内修。也因此,垂直平台的声音越来越少,更多资源涌向综合类平台,头部平台优势凸显。在经历疫情之后,线上消费习惯逐渐养成,企业拓展全渠道业务发展,实体企业也弥补线上渠道。北京多年大力扶持生活性服务业的背后,也在呼唤标准化规范的“绑定”。

企业供图

现状

◆资源聚集

在疫情逐渐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非刚需的生活性服务业领域也传来好消息。

今年9月,58到家品牌升级,更名为天鹅到家,同时宣布获得红杉资本领投的最新一轮融资。值得注意的是,综合型电商平台向生活服务拓展时,也有流量加持。今年“双11”期间,服务类订单增长明显。11月4日数据显示,“京东服务+”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133%;“双11”当日,苏宁易购生活服务平台苏宁帮客的家电清洗服务订单同比增长269%,家政保洁服务订单同比大涨1325%;58同城的到家精选平台“双11”当天订单量是日常均值的5倍。

◆触网不足

线上消费习惯养成,生活性服务业的线上渗透率仍待补足。极光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地生活服务行业渗透率近一年增长2.1%,用户时长在4月达到波峰后小幅回落。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下,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用户规模呈增长态势,6月末渗透率20.1%,同比增长2.1个百分点。

生活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巨头争相布局的领域。京东服务+、国美管家、苏宁帮客、口碑饿了么、美团点评等均已上线多年,但市场仍待开发。

到家业务在本地生活服务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尤其是 2017 年之后,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渗透率已经从20%左右提升至40%。这其中,外卖送餐服务占据重头,家政服务等线上规模仍在培育中。

◆平台化

某种程度上,生活服务业的“收编”比“无中生有”要稍显容易。UU跑腿从单一即时配送平台增加“UU帮帮”业务,增加代办服务等。有一位维修行业从业者表示,消费者对生活服务的诉求是“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够在第一时间找到;在没有需要时,企业不要对用户生活进行打扰。”这让平台模式独具优势。

很多消费者在疫情隔离期间接触了更多生活服务电商平台。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月23日至3月30日期间,武汉的美团外卖骑手共送出超400万的订单。跑单量最多的骑手平均一天服务53个顾客。

北京商报

趋势

◆品牌化

生活性服务企业的品牌力,已成为消费者“掏腰包”的重要考量。

目前,58同城到家精选平台拥有超过1万家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对外的注册名称前,会有到家精选的前缀。当家政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时,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口口相传,输出品牌。

北京市在不断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品牌化,拉动消费水平稳增长。2020年,北京市将建设提升1000个左右基本便民商业网点;新增10条左右生活性服务业示范街区和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累计达到20条左右。迎合消费升级,北京市升级范围不局限于菜市场、便利店、早餐店等,还将增加街区、生活服务中心等便民服务综合体。

以素有“城市生活供给的毛细血管”之称的便利店为例,便利蜂2020年在京新开数量或超百家。

◆电商化

2020年受疫情影响,生活性服务行业迎来洗牌期,但随着各大平台对本地生活业务“新基建”的加码,洗牌的背后是更大的商机。

我国生活服务电商用户构成中,千禧一代消费能力崛起,且消费意愿更高,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在生活服务电商用户中的份额占比达到70%左右,且其消费额增速远高于其他用户,是我国生活服务电商市场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千禧一代对服务的品质化、创新化、个性化要求较高,我国生活服务电商平台需持续提升服务能力。

随着电商在我国生活服务市场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预计我国生活服务电商交易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到2020年或将达到2.8万亿元以上,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服务业提供的服务必须是供给和需求同步,疫情给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提供了很大机会。

◆规范化

高频次消费、高地推门槛、高密度配送体系,决定了本地生活业务是一个市场规模接近电商、竞争壁垒甚至比电商还要高的赛道。

一直以来,北京重金扶植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今年3月,北京市商务局发布的《关于申报2020年度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项目的通知》提到,对营业执照取得日期在2019年1月1日(含)以后的新建连锁直营便民商业网点(设施)、单个社区彩电、单个便民早餐网点、单个便利店、理发店、快递分拣中心,以及单个家政、洗染、便民维修网点,每组智能快件箱给予不同金额的补助金。

扶持的背后,更需要标准化规范的“绑定”。生活性服务业企业也应建立“黑名单”体系,建立健全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公示服务质量评价规则,提供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内容。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