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据杂志

固态硬盘会成为海康威视的遮羞布吗?

出处: 作者: 网编:贺陈慧 2020-03-23

从2016年宣布转型为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商至今,对于一直标榜自己不断创新,业务版图灵活的海康威视来说,这次固态硬盘几乎被网友扒到颜面尽失,是否也应该认真思考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做才能不让这些创新最后沦为创伤?

“千疮百孔”的固态硬盘

如果回顾近一个月以来海康威视的新闻,相信无论企业管理者还是投资人都非常头疼。

从2月初至今,海康威视的固态硬盘在一次次网民扒皮中,尽显狼狈。最开始是某视频网站有网友爆料称,海康威视虚假宣传,在“C2000 Lite 512G”型号的固态硬盘中,混用其他牌子的存储颗粒。没过多久,又有网友通过专业软件测试后发现,C2000 256G/512G/1T的存储芯片并不是其宣传的东芝颗粒,而是群联封装的镁光颗粒,与此同时,官方宣传的512MB缓存容量,实际上也只有256MB。

微信图片_20200323104911.jpg

对于网友的爆料,海康威视也反应迅速,一方面迅速下降C2000系列产品,并在产品介绍页面删除了“东芝颗粒”的字眼,改为3D TLC;另一方面也承认相关问题并提出赔偿方案。不过之后由于赔偿限制过多,继续引来着消费者的不满。

什么是存储颗粒?对于移动硬盘来说,主要的元器件就是主控芯片和存储颗粒,其中决定硬盘整体性能、使用寿命和故障率等核心因素的,就是存储颗粒。所以,如果存储颗粒被爆出存在严重问题,就相当于给产品判了死刑。

不过这场风波仍未结束,在本月上旬又有网友爆料称,海康威视疑似使用了西部数据的回收颗粒。之所以会被怀疑,是因为相比于正常固态硬盘20G到30G左右的SLC缓存来说,海康威视的C160固态硬盘SLC缓存达到了84G。对此网友也纷纷评论称,如果这个事情属实,那恶劣程度可要比混用颗粒严重得多。

不断创新还是创伤?

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如果不是被不断爆料,可能并不知道在固态硬盘市场,还存在着海康威视这样的一个品牌。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固态硬盘算是海康威视近几年才开始尝试的创新业务

但是,如果想搞清楚海康威视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可能同样需要花上一段时间。

timg (1)

按照官方介绍来说,海康威视给自己的定义是,“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不断提升视频处理技术和视频分析技术,提供监控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

但是纵观其目前的业务版图,从2016年的电子产品(包括含防爆电气产品、通信设备及其辅助设备、多媒体设备),到2017年的飞行器、机器人、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车用电气信号设备装置的研发、生产,再到去年的传输与显示设备、大数据与物联网软硬件产品、智能装备与智能化系统、服务器及配套软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等,如此多的产品线已让人越来越摸不清这家公司的发展方向。

微信图片_20200323111608.jpg

海康威视官网的产品中心

有意思的是,这家公司开始大面积扩张版图的时间截点,正是在2016年,海康威视对外宣布开始从一家传统安防企业,逐渐转型成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也就是传统理解中,从硬件上向技术商转变。

对于固态硬盘产品线的扩充,据了解也是海康威视考虑到视频对存储需求较大。于是在2017年专门成立存储事业部,并与东芝和镁光科技达成合作,推出视频监控业务所需的专业SSD和数据中心SSD产品以及针对C端用户的多款存储产品。

市场尚未接受发展版图

翻阅新闻不难发现,对于现在异常庞杂的产业线,海康威视是引以为傲的。比如不久前其负责人在接受投资者代表采访时表示,“硬件或软件公司、云或端公司,还是大数据公司,海康威视很难用某一个维度定义,我们是根据需求自然而然产生的,围绕应用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关于目前公司的收入构成,海康威视方面也曾回应称,目前国内收入中,海康有70%左右的收入来自解决方案,30%来自渠道销售。不过一位业内人士向《数据》记者表示,像海康威视这样主要靠卖硬件的企业转变成一家大数据服务提供商其实并非易事。目前来看,海康威视的主要盈利点还是靠卖摄像头等硬件,其解决方案和渠道都是承包项目,软件则是跟着硬件免费赠送的。

201310241348329851.JPG

除了其创新业务固态硬盘近段时间屡遭质疑,从财报中也不难发现,市场目前对海康威视的转型之路也没有给与充分的信心,因为从2017年年报开始,其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率就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比如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从2017年开始,就分别为26.79%、20.64%、9.21%

微信图片_20200323113204.jpg

海康威视近5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情况

尤其根据《2018年限制性股票计划(草案修订稿)》中的业绩考核指标,关于“解锁时点前一年度相比授予时点前一年度的复合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的标准来看,海康威视2019年只有15.88%。虽然官方表示是因为中国市场复杂,国内软件和服务公司发展并不容易,但似乎仍难掩转型路上面临的各种尴尬。

对此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海康威视的大部头收入来源还是前端产品,但这方面市场已趋于饱和。在其转型路上,人工智能算法层面,有各种“AI独角兽”夹击,其新业务如机器人和微影还处在市场初级阶段。甚至其本行业务,视频监控和智慧城市也即将遭受华为、阿里等众多巨头企业的围堵。

靠着不断扩张版图未来能抓住几成胜算?已经成为摆在海康威视眼前的重要课题。

文字丨李婷

编辑丨贺陈慧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