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数据杂志

疫情之后,“无人”零售真的能复活?

出处: 作者: 网编:姜子谦 2020-03-12

0.jpg

1.jpg

疫情期间,随处可见的“无人”服务正在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电梯里的“无人”货柜、小区楼下的咖啡零售机、以及超市里自助收银机,在这些日子里,大概已经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产品。

2月初,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刚开始接诊就火速上线了一家没有服务员的“无人”超市,消费者可以通过定制的扫码模块进行商品条码识别,并且可以实现人脸支付。

在这项“无人”服务背后,是多点Dmall提供的智能购收银系统在做支持。据了解,在过往业务中,多点更多是与传统商超进行合作,为其提供自助收银的技术支持,但不完全取代人工收银的渠道。

而这次疫情显然放大了自助收银的价值,对于多点来说,这也是它首次尝试在无人店运行,实现百分之百的自助购结算。

55.jpg

多点自助结算(来源:多点)

相比无人店,自动贩卖机则显得更加常见,疫情期间,瑞幸的无人咖啡机入驻武汉15家方舱医院,为医护人员免费提供咖啡饮品;碧桂园推出煲仔饭机器人,每15分钟就可以同时出锅36份煲仔饭,为武汉隔离点免费提供煲仔饭配餐服务。

这不久后,口罩自助贩卖机也开始亮相街头,这一款完全服务于疫情时期的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瞩目,居民刷身份证后就可以扫码付款购买,就像在自助售卖机里购买饮料一样方便。

此外还有无人机和无人车。为了抗击疫情,浙江新昌采用无人机配送检疫用品,一架无人机可以在6分钟内将医疗检验检疫用品送达目的地,医务人员只需扫一扫就能取走用品,这比路面驾车配送节约了一半时间。

同样是应对疫情,美团改造了自己的无人车,将其送上生鲜配送的渠道,居民下单后,无人车根据订单指配在美团买菜站点进行取货,后自动行驶到目的地社区的无接触配送点,与取货人交接打开餐箱取出物品,全流程隔绝人与人的接触。

640.jpeg

美团无人配送车(来源:美团网)

而在货物接收端,临时取货柜一时也成了小区、写字楼里的必需品,居民可在货柜自行取货避免与快递员的接触。

各类“无人”产品在过去一个月的高度运用带动了“无人”行业的极速发展。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共有8000多家企业从事与“无人”业务相关的工作,包括无人机、无人零售、无人农药喷洒,以及无人货柜等。2020年至今,我国共成立190多家相关企业。2.jpg

在“无人”服务因疫情再次受关注之前,公众对“无人”服务的了解主要聚焦在“无人”零售上。一般来讲,“无人”零售大概有三种业态,一种是最早出现的自动售卖机,最为常见的是瓶装饮料售卖机,后来也陆续出现了现磨咖啡售卖机、包装食品售卖机等等,疫情期间则出现了口罩和熟食的自动售卖机;另一种“无人”商店;第三种是有一段时间风靡于各大办公室的“无人”货架。

不得不承认,过去一年,“无人”零售的发展并不理想。“无人”商店依然是难以被市场普遍接受的一种“多余”存在,曾经大面积铺开的“无人”货架也大面积消失。

面对快速成长的“无人”概念,人们开始讨论,“无人”服务是否因此复活,走向死胡同的“无人”零售是否能通过疫情期间的需求,突出重围,赢得柳暗花明的未来?

内容配图.jpg

《数据》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无人”服务频繁涌现形成对比的是,人们对“无人”零售的未来依然信心不足。

应对疫情首次尝试进入“无人”商店的多点,在接受《数据》记者采访时表示,“无人”零售并不是未来规划中的重点业务,相比具体场景下的“无人”零售,多点更愿意把关注点放在技术上。

内容配图.jpg

对此,首都经贸大学陈立平教授也向《数据》记者表示,“无人”零售从一出生到现在始终面临虚假的市场需求和高成本维护问题,找不到成功的盈利模式,这个根本问题没解决,疫情不会改变“无人”零售的最终命运。

一位较早进入“无人”零售的行业的创业者近日也向媒体透露:现在资本不投这个赛道了,偶尔有一两个案子,估值也很低。

3.jpg

在陈立平看来,看待一个新兴商业的发展,第一是看市场需求,第二是看它的运作成本和周转之间的平衡,换句话说就是需求和成本。

就目前的情况看,“无人”零售的发端与其说是源于消费者的需求,不如说是源于企业的需求,或者说,企业端想通过“无人”降低人力成本的需求远大于消费者对于“无人”服务的需求,而这也就导致了“无人”零售一直难以真正落地的局面。

谈到成本问题,陈立平提到,成本是刺激日本“无人”零售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日本这样一个超老龄化社会,人力成本高出中国很多,按理说商家对“无人”的需求更为真实、迫切,但即使是这样,“无人”零售也没能在日本得到成功发展,只有小区楼下的自动贩卖机还能够坚持下来。

在陈立平看来,这类自助贩卖机的运维成本较低,在市场需求上占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因此长期活下去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内容配图.jpg

日本街道上的自动贩卖机 

陈立平表示,说无人商店能省去人力成本,纯粹是从静态的角度出发给出的判断,是纸上谈兵,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就会发现商店维系“无人”状态也绝不是一件“便宜”的事,“而且就算人工成本真的降低了,也远无法弥补消费不足带来的打击。”

不仅如此,“无人”能够降低经营成本的说法在后来的落地过程中也被大量证明是不正确的。陈立平提到,对于“无人”商店本身来说,前期的店面租金、监控设备以及后台大量的云端部署都是不小的投入,而且由于前期技术的不成熟,设备维护的成本也居高不下。

商品盗损问题也一直无法得到彻底解决,据业内人士透露,此前“无人”零售大量倒闭主要是因为货损率高,因为“无人”商店提供的是开放环境,商品很容易被拿走。

4.jpg

事实上,经过行业大起大落,人们也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纯粹追求“无人“是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事,与其如此,不如真正回归到零售业的本质上来。

对此陈立平也表示,“无人”不是最终追求,最终追求应该从怎么解决消费者痛点和需求出发,比如能给消费者节约时间、节约钱,这都是很好的出发点。

这样的看法在多点的策略上也得到了佐证。据悉,作为一家技术公司,多点并不执着于帮助传统商店实现绝对的“无人”服务,而是为其配备数字零售操作系统。

内容配图.jpg

在物美超市里,就大量运用了多点的智能自助收银机,这些机器的存在并不是对人工收银的一种取代,而是一种补充,它为超市解决的最大的痛点问题,是缓解了超市购物高峰期的人力收银负担,对于购物者而言,也切实解决了人们耗时排队的问题。

对此多点Dmall智能硬件总监刘然也表示:“未来的零售一定是有人无人的结合,而且这个存在的’人’,将不光扮演一位收银员或导购员的角色,还有可能是一个提供更高价值服务的人,能更好的提升用户体验。”

(图片来源:摄图网)

文字丨小罗号

编辑丨东青

微信图片_20200312135403.jpg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