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魏蔚)11月3日,七位科学家在2019腾讯科学WE大会同台,分享了物理、生命科学、地质科学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腾讯科学WE大会迄今已连续举办七年,聚焦关系人类命运的重要科学问题,探索未来如何用科技改变人类生活。今年腾讯科学WE大会的主题是“小宇宙”,寓意从微观世界中窥见宇宙,解开生命的奥秘。
权威癌症免疫学家Carl June,首创CAR-T疗法,通过唤醒免疫系统来消灭癌细胞,已成功应用于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肿瘤治疗的临床试验。针对人体肿瘤的疗法给患者带来希望,对地球“肿块”的研究则可能揭示地球生命的诞生之谜。加州理工学院教授Jennifer Jackson带领团队发明了“地震层析成像法”技术,能像X光片一样透视地球内部影像,帮助人类深入研究地心高密度巨型异物,也就是地心“肿块”。
被称为世界上最擅长解释深奥理论的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和数学系教授Brian Greene,带来了最前沿的探索之一——弦理论的最新成果。作为弦理论研究的领军人物,Brian Greene通过三个故事讲解了多重宇宙存在的可能性,“也许以后,会认为我们的宇宙并不是整个宇宙空间的中心,而只是无数宇宙中的一个。”
高能物理界领军人物、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一直致力于研究宇宙中最神秘的中微子。中微子是目前唯一质量未知的粒子,极难捕捉和侦测,也被称作“幽灵粒子”。王贻芳团队成功测出中微子的振荡模式,为人类揭秘宇宙本源开辟了新路径。
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施路平致力于融合人脑和电脑思维,用类脑计算支撑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他的团队研发出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天机芯”,实现了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自然》论文零的突破。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创意机器实验室的Hod Lipson,研发出自我建模的仿生群体“粒子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未来将可能拥有创造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腾讯首席探索官网大为在WE大会上分享了名为“eVTOLs(Electric Vertical Take Off and Landing Aircraft)”的新型交通技术,以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混合动力飞行器取代汽车等交通工具,有效减少公路设施用地需求,解决日趋严重的人口问题,对于降低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也将产生重要影响,“这可以使得发展中国家不需要建设那么多基础设施,就可以实现用车模式的跨越式发展。”
“我们怎样迎接2050年前容纳100亿人在世界上可持续的生活?食物、能源、水至关重要。这些领域又相互勾连,我们在一方面取得进展,就有助于解决其他方面的需求。科技向善,腾讯过去一年应对这些地球级挑战做出了很多努力。”网大为说。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希望,“科技向善”成为腾讯使命与愿景的一部分,引导人们善用科技,避免滥用、杜绝恶用,让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更好地造福人类。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