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直播带货可谓赚足了看客们的眼球。“数百万粉丝网红直播推销一款不粘锅时当场‘翻车’”,“李湘直播卖貂,162万人观看却卖不出一件”,“明星,让你失望了!直播人数过十万,大闸蟹卖出数量仅66件”,各类网红、明星直播带货的“翻车”事故频频出现。
作为网红经济的表现,直播带货已经成为一种新的销售模式。对于企业而言,网红、明星身后数十万、上百万的粉丝群体是一款巨大的“蛋糕”,倘若能将这些流量转化为销量,便是滚滚财源。然而,直播带货“翻车”事故却让不少企业深陷尴尬,使一次次正面宣传转变成了口碑危机。
有意思的是,虽然直播带货是一种脱胎于网红经济的新事物,但却和当年的电视购物颇为相似。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是,电视购物依靠的是职业销售人员,直播带货背后都是网红和明星。与职业销售人员相比,网红、明星往往不具备专门的营销素养,他们的唯一优势是粉丝号召力。
然而,人气、流量并不一定能带来高销量。网红、明星固然吸引粉丝来关注一款产品,但最终是否购买却取决于粉丝自己,而价格、质量、外观等因素才是影响大多数人购买决策的更重要因素。一场直播带货,短则数十分钟,大多数人很难从中深入了解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从频频发生“翻车”事故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网红、明星在推销前根本没有使用过相关产品,这样如何保障产品的质量?事实上,实际效果与宣传不符、质量不佳、价格虚高等一系列问题都反映出直播带货背后的乱象。
尽管有些粉丝可能因为网红、明星的“安利”一时冲动购买了产品,但回过头来,当他们发现产品存在各种问题后,必然会影响产品的后续市场表现,更会同时打击企业、网红(明星)两方的声誉,可谓得不偿失,下次直播带货时还会有谁来买账呢?
退一步来说,即便成功的带货直播,网红、明星在其中的作用也不应高估。直播带货产出的各类爆款产品,无论是口红、洗衣液,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单价低廉的产品。价格是影响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如果产品又贵又差,那么无论是谁,都很难卖出去,如果产品实惠好用,就算不大张旗鼓地宣传,也必然有很多“自来粉”。
总之,带货直播绝非稳赚不赔的生意,一次“翻车”事故的负面影响甚至超过十次成功的宣传。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要谨慎评估合作网红、明星的传播能力,避免因为它们的大意失误而打击自身形象;另一方面,想收割网红、明星的粉丝红利,首先应该尊重这些粉丝消费者,多在产品质量“这些硬指标”上多下功夫,而不是仅在宣传层面花钱走“捷径”。文/濮振宇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