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周刊 > 京津冀 > 京津冀

海淀建城市大脑创新型城市治理模式

作者:记者 方彬楠 网编:产经中心 2019-04-16

北京商报讯(记者 方彬楠)到2020年底,在城市治理领域,海淀“城市大脑”将初步建成,并在城管大脑、环保大脑、公共安全大脑等领域取得应用成效。届时,海淀“城市大脑”还将向科技城市、科技政府、科技公民等其他领域全面延伸。在日前召开的北京海淀(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发布会上,海淀区面向社会征集9个场景解决方案,包括交通综合治理方案、市容环卫提升综合治理方案以及生态环境综合分析及风险防控方案等。

据了解,下一步,海淀区将通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市大脑”建设,为北京市在推进深化改革过程中,打造海淀模式、提供海淀方案、创出海淀经验。海淀预计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海淀“城市大脑”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新型城市治理平台。

海淀“城市大脑”建设总体架构为“1+1+2+N”模式,即:一张感知网、一个智能云平台、两个中心(大数据中心、AI计算处理中心)、N个创新应用(前期聚焦5个示范应用)。“城市大脑”以遍布海淀全域的城市感知网络为硬件基础,以城市大数据为核心资源,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关键技术,以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共建共享为机制保障,对海淀全域进行全感知、全互联、全分析、全响应、全应用,是实现精治、共治、法治的重要平台和龙头工程,为城市治理赋能,促进其高质量发展,促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据悉,目前,海淀“城市大脑”建设已经在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及城市交通四大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率先在全国破解信息化建设长期存在的比如信息孤岛、各自为政等问题。

在城市管理领域,对全区452处城管案件违法行为高发点位进行轮巡式监控并自动研判分析,可实现对店外经营、无照经营游商、乱堆物堆料、沿街晾晒、暴露垃圾、积存垃圾渣土等违法行为的自动识别预警。同时,依据海淀区对渣土车专项整治的要求,实现了对全区渣土车违法运输行为的研判跟踪,日均抓拍1500余辆渣土车,识别率超过90%,实现了渣土车无运输资质、闯红灯、未苫盖遗撒、号牌污损、号牌遮挡等行为识别。

在公共安全领域,可实现应急指挥的智能化调度,实现突发事件处置全过程可追溯,60秒接报响应,3分钟事件报传的效果,确保“协同指挥、调度有效、精准决策”。构建“城市大脑”视觉中枢,利用视频结构化能力接入高清视频设备并实现实时分析、目前日过车2000余万。此外,为提高消防安全管理和灭火救援行动的效能,海淀区物联网消防安全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建设覆盖全区949家重点单位的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形成了(全区消防态势一张图、灭火联动一张图、防火管理一张图、消防大数据一张图)特有的“四张图”消防管理机制,同时落实了消防119指挥调度平台(灭火)与消防物联系统(防火)间的数据融合,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闭环,确保在全区实现火灾防控和隐患处置的最优化。

在生态环保领域,实现全区空气质量精细化监测预警。建设300余台监测基站,形成全区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同时,建立污染防治快速响应机制,实现了精细化管理。此外,运用领跑全球的光谱传感芯片技术对海淀区目标水域进行全时段、全方位的水质监测,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和光谱大数据分析的水质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运行期间,准确识别出百余次排污过程,从空间和时间上追溯目标水域的排污点位,以及判断出排污程度和排污时段,满足了水务管理人员对水体污染预警、排污溯源远程在线监控的需求,有效提升了水务精细化管理的水平,将污染事件对水体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在城市交通领域,实现全区4286个点位的非现场执法处置。增加“一键式”抓拍模块,12秒抓拍自动生成违法记录。2018年全年共抓拍各类交通违法74万笔,占全市全年总量的51%。同时,运用“车脸识别”技术和视频结构化手段,实现对货车、渣土车违法的自动识别抓拍,共抓拍货车违法3.8万余笔。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