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商务部重申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

出处: 作者:于新怡 网编:张畅 2018-05-10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于新怡)5月10日,商务部召开5月第1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继续稳中向好,预计全年都将保持这一势头。而对于4月中美贸易顺差出现的明显反弹,高峰回应,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希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能够惠及中国经济和中国人民,更能惠及全球经济和世界各国人民,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紧密。

高峰透露,近日中美两国元首在通话中就妥善处理双边经贸问题达成重要共识,目前双方工作团队正就下一步磋商的相关安排保持沟通。中方始终不希望打,但也不怕打贸易战。目前贸易顺差的状况完全是市场形成的,也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希望中美经贸关系能够成为推动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36万亿元,同比增长7.2%,在稳中向好的同时超出市场预期。其中,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达到221.9亿美元,比3月扩大43.8%,结束了自去年11月以来的连续收窄,出现明显反弹。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轮中美贸易摩擦发酵之后,美方反复提及所谓高额的中美贸易顺差,并声称要通过各种方式削减这一顺差规模。

对此,商务部部长钟山曾明确表态称,中美贸易统计一直存在差异,中美贸易统计工作组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美贸易顺差被高估20%左右,整体来看,中美贸易不平衡是结构性的,中国在货物贸易上有顺差、美国在服务贸易上有顺差。实际上,早在2012年,时任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的帕斯卡尔·拉米就曾直言,现行贸易统计方法只适合于过去出口产品完全产自同一个国家的时代,而在生产全球化时代,这一统计方法的漏洞直接导致了美中贸易逆差被夸大。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去年中美贸易顺差为创纪录的2758亿美元,相较美国商务部统计的3752亿美元减少994亿美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当前中美贸易摩擦尚未对中国的出口造成实质性影响,但未来中美贸易摩擦仍有付诸实施的风险,对我国下半年进出口形势带来不确定性。连平表示,未来中国进口增速可能高于出口增速,贸易顺差难以扩大,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业内还有分析指出,“不以追求贸易顺差为目标”意味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突破了此前“出口越多越好”的思维定式,更有助于进一步减少贸易逆差和促进中国市场更大力度的开放。据悉,中国已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宣布,将主动扩大进口,包括今年内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降低部分其他产品进口关税、加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定》进程等。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