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企业家精神”全国样本征集正式启动

作者:记者 蒋梦惟 实习记者 杨忆霖 网编:尹文武 2018-05-10

C2018-05-10新闻6版01s001“企业家精神”样本全国征集&“大品牌510工程——北京品牌季”正式启动

  原商业部部长 原国务院特区办主任 胡平

新时代企业家更具文化、科技知识,也更敢于竞争。中国商人走向世界,不能没有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互联网大数据渐入人们生活,中国商人要学习世界科技。面向全球,我国的企业家精神正不断发展、进步。在这个新时代,中国企业家正和西方企业家相互竞争、互补,拥有很多创新的机会,且有中国传统文化做支撑。中国企业家应树立“大富”、“大红”、“大德”的目标,且缺一不可。“大富”即富可敌国,“大红”即红遍全球,“大德”即拥有伦理、道德。竞争不是相互搏斗,而是你追我赶,实现你赢我赢。 

5月9日上午,在第二个“中国品牌日”到来之际,北京商报社联合34家媒体机构及相关行业协会发起的“企业家精神”样本全国征集启动仪式暨第七届21世纪商业文化论坛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据悉,“企业家精神”样本将紧紧围绕爱国、奋斗、契约、创新、情怀、工匠、担当、不作恶等面向社会征集。6-8月完成征集后,“企业家精神”样本将结集出版并举办盛大的颁奖典礼。而作为此次启动仪式的重磅环节——21世纪商业文化论坛上,各位领导、行业专家也围绕“企业家精神”相关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启动仪式上,主办方北京商报总编辑李海在致辞中就“企业家精神——进无止境”的论坛主题进行了阐释。李海表示,关于“企业家精神”的讨论,甚至争议,一直不绝于耳。它是推动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一股无形力量,“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有必要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对企业家精神进行系统性梳理”。

李海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个辩证的概念,具有强烈的思辨性,赚钱盈利和社会责任,冒险精神和赌徒思维,一线之隔。在李海看来,企业家精神是群体的概念,而不仅仅只是个体,是千万个企业家样本汇集在一起形成的共性,因此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但是,我们说了这么多,最懂企业家精神的,莫过于企业家自己,因为他们经历过痛苦、彷徨,经历过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抉择,经历过别人难以想象的奋斗历程,每位企业家都有自己的‘至暗时刻’,在某种意义上,逆境,最容易体现企业家精神,低谷中如何面对人生,做出清醒的判断。”李海也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要深度挖掘优秀企业家精神特质和典型案例”,所以,循着总书记的指引,今天,北京商报联合“大品牌510工程”的几十家发起单位,面向全国征集优秀企业家样本,每一个样本都值得深入研究。而伴随着征集的进程,北京商报将策划实施一组大型系列报道,叫“企业家精神燎原记”。试图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在关键时刻、关键决策、关键人物的关键作用,全方位解读企业家精神的内核。

而北京商报社长助理、西街传媒副总裁王海岩还具体介绍了随样本征集共同启动的北京品牌季主要活动内容。他表示,今年的北京品牌季,将结合本年度在北京商报及其西街传媒在文化创意产业、财经、商业、旅游行业的60余场活动,搭建国内最大的品牌提升平台,用行动讲好中国企业品牌故事。

在21世纪商业文化论坛环节,见证“企业家精神”样本征集和北京品牌季启动的重磅嘉宾——原商业部部长胡平、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张国有、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分别进行了主旨演讲。在张国有眼中,契约、诚信、创新是最重要的企业家精神。而姜俊贤则以自己身处的餐饮行业为例,阐述了自己心中“企业家精神”的外延和内涵。

主旨演讲后,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副总裁、首席内容官庄稀海,人人车联合创始人赵铁军,景津环保董事长姜桂廷,新特汽车联合创始人先越,苏宁华北区执行总裁郝嘉等企业家代表还在现场向来宾分享了他们眼中的企业家精神。

活动最后撒金沙的方式象征着“企业家精神”样本全国征集活动和“大品牌510工程——北京品牌季”活动正式启动。原商业部部长、原国务院特区办主任胡平,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张国友,中国商报原总编辑李守仲,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原执行会长王作言,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庞毅,全国商报联合会会长范识宇,中国行业报协会秘书长刘灿国,全国地铁报联盟成员代表蔡卫民,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邱成军,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院长王成荣,北京商报社总编辑李海,北京烹饪协会会长云程,北京老字号协会会长刘小虹,以及来自全国及北京的行业协会代表、媒体代表、研究机构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

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实习记者 杨忆霖

第七届21世纪商业文化论坛·企业家对话专家

企业家精神 进无止境

  Q: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院长王成荣:汉能曾经公开喊话企业要有创新的精神和勇气,但创新也是有风险的,你们怎么看创新与风险?  A: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副总裁、首席内容官庄稀海:风险没有任何人规避,但不能因此就停止创新的步伐。以汉能为例,汉能除了在不断试错中发布新产品,还完成了相对漂亮的布局。过去十年,汉能收购了全球4家企业做芯片研发,在全国都说缺少“中国芯”的时候,汉能是惟一在芯片领域领先于世界五年的企业。

res14_attpic_brief  Q:中国商联会副会长万文英:在企业家精神中,契约和担当屡屡被人们提及,你怎么看?平台无责这个说法你认可吗?

  A:人人车副总裁赵铁军:契约和担当是企业必须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满足社会对企业最基本要求的同时,如何让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及保障,契约精神和担当精神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石。而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人还在探讨平台有责无责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初心已经错了,初心有多大,决定你能走多远。

  Q:全国商报联合会会长范识宇:奋斗是老一辈企业家非常看重的精神,但如何传承保持这个精神,作为景津环保家族企业的管理者,你怎么看?

  A:景津环保董事长姜桂廷:我们企业是从小作坊慢慢做起来的,我觉得做企业家应该具备这八个字的精神:精细、诚信、创新、责任。干实业的企业家要勤奋执着,每天工作必须超过12小时,企业才可以蒸蒸日上,个人的企业并不一定交给自己家人,我交班的人最起码是勤奋的人。有了勤奋执着,还必须爱好这一行。

  Q: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庞毅:作为新兴的互联网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如何在企业行为当中体现或者传播工匠精神?

  A:新特汽车联合创始人、CEO先越: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我其实经常说一句话:敬畏传统、敬畏初心。工匠精神不光在汽车行业,我认为在任何行业都应对自身品质与服务有更高追求,并为之持续不断努力。我们做了大量努力,旨在创新出更多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服务的智能化模式。

  Q:北京商报常务副总编辑彭宇:在电商领域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经常出现一些互相攻击的现象,我们如何体现企业家精神的作用?

  A:苏宁华北区执行总裁郝嘉:我觉得在任何激烈竞争当中,为消费者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最满意的商品,或者选择消费者适合的商品是企业最终追求的方向与目标。企业不管在“6·18”、“8·18”、“双11”促销活动中如何竞争,最终打分的都是消费者。消费者愿不愿意买单,提供的商品服务能够得到答复,这是企业最终需要做的。

C2018-05-10新闻6版01s013高朋满座

C2018-05-10新闻6版01s014认真阅读

专家眼中的企业家精神

用“德”、“诚信”、“品质”打造知名企业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张国有 

“诚信素养”是指平素养成的守契约守诚信的习惯,而“产品品质”和“企业诚信”是企业生存的两块基石。诚信是企业的根基,企业不守契约、失信就等于失去了根基,知名企业要靠“德”、“诚信”、“品质”打造。

针对企业诚信的思考,我用《大宅门》大掌柜白景琦的例子来说明,《大宅门》虽是文学创作,但是勾画了企业失信、守信,造假所涉及的情况。现在,企业确实存在失信造假的现象,而企业造假的主谋一般都是企业领导人。企业被逼失信,但企业失信可以自行管束,在我看来,政府是塑造诚信环境的主要责任者,社会诚信环境与政府作为直接相关。

我国部分企业因缺乏诚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次失信需要用十次的守信来赎回。近年来,日本为在世界立起高品质丰碑,大概用了20年时间扭转形象。未来30年,中国面临的基础性问题是品质和诚信问题。中国GDP速度可以慢一些,但产品品质要上去,品质低就占据不到世界高端位置;企业利润可以相对减少,但要坚守诚信,因为一旦缺诚信就不能得到世界的尊重。当前我国要把“发展教育,增强国民素质”作为第一国策,坚持几十年,使品质和诚信成为国民的素质、成为企业家的素养、成为环境和传统。这样,我们所期待的真正的强国才能建立起来。

企业家要敢于创新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餐饮行业蓬勃发展。40年前,即1978年,中国餐饮行业的产业规模还不到60亿元,而去年中国餐饮行业已实现将近4万亿元的零售额,我们算了一下,40年来中国餐饮行业的销售额增长了700倍。我认为,企业家既要有精神层面的追求,同时还需要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知识水平、人际关系以及工作方法。企业家首先要是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方向、有抱负的人。其次,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奋斗精神。此外,企业家要善于接受新事物,看到市场发展的变化,要敢于创新,只有走在市场的前面,才能引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

作为一名企业家,一定要讲诚信,懂得回报社会。当一个企业发展到相当规模的时候,规模、效益、钱已经不是主要的。它已成为社会不可缺少的成员,赋予它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如果失去了诚信,把劣质产品、劣质服务奉献给社会,就是对社会的不负责。

北京商报记者 蒋梦惟 于新怡 实习记者 杨忆霖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