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獐子岛“扇贝门”谜局

出处: 作者:记者 崔启斌 马换换 网编:尹文武 2018-01-31

6

时隔逾三年时间,獐子岛(002069)再次因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出现了业绩巨亏情形,市场一片哗然。对于扇贝存货异常的原因,知情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并非市场传言的扇贝“跑了”,而是扇贝死了。不足四年獐子岛的扇贝事故再次发生,也引起了市场的诸多质疑。

66

扇贝“消失”原因成谜

1月31日,獐子岛发布的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显示,因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等原因,预计公司2017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5.3亿-7.2亿元,公司股票于1月31日起停牌。据悉,獐子岛于2017年10月27日披露的《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预计公司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减变动幅度为13.07%-38.2%,201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为0.9亿-1.1亿元。不料,现如今獐子岛2017年业绩预告却出现了“变脸”。

对于业绩“大变脸”,獐子岛早在2014年就有所经历。2014年10月31日,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因北黄海几十年一遇的异常冷水团,让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而这也直接导致了獐子岛在2014年前三季度由预盈变为亏损逾8亿元,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吴厚刚还自愿承担了1亿元灾害损失。而对于此次2017年业绩修正的原因,獐子岛表示,公司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可能对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或核销处理,相关金额将全部计入2017年度损益,预计可能导致公司2017年度全年亏损;此外,2017年四季度,底播虾夷扇贝肥满度下降、境外扇贝产品冲击国内市场,对公司扇贝类产品的收入、毛利影响较大,底播虾夷扇贝收入及毛利下滑,部分库存扇贝类产品出现减值;以及汇率波动对海外公司和出口业务造成冲击,导致公司四季度业绩与原业绩预测偏差较大。

至此,獐子岛的扇贝又“跑了”的消息开始在市场传开,同时,在1月31日市场上也出现獐子岛扇贝大量死亡的消息。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一位知情人士,该人士表示,“这次扇贝确实是死了,从去年11月扇贝就开始大量死亡,但獐子岛一直隐瞒到现在才公布”。

值得一提的是,獐子岛在201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关于2017年秋季底播虾夷扇贝抽测结果中还曾表示,公司底播虾夷扇贝尚不存在减值的风险。并且在2017年12月6日、7日獐子岛还开展了冬季海洋牧场资源外部调研活动,参加调研的人员包括公司的海洋生物研发中心人员、外部海洋专家等,但獐子岛也并未披露有关扇贝的任何问题。上述事项也让獐子岛发生的“扇贝门”事件备受质疑。

风险防控成“摆设”

需要指出的是,因扇贝问题导致獐子岛2014年遭遇“黑天鹅”事件,獐子岛曾发布了多项整改措施以及加强风险研究与控制的举措,但时隔逾三年时间,獐子岛终究还是没能防范住风险。此次再度遭遇“黑天鹅”,让市场人士开始质疑獐子岛的风险防控成为“摆设”。

因公司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14年12月獐子岛收到了大连证监局下发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大连证监局指出獐子岛海域收购决策存在瑕疵、深海底播缺乏充分论证,未进行深海底播实验即大规模投入,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对此,獐子岛于2014年12月31日披露了关于上述事项的整改报告。

在2014年12月3日獐子岛还审议通过了《关于提升海洋牧场透明度与风险控制能力的议案》以及《关于加强海洋生态环境风险研究与控制的举措》等多项决议。具体来看,獐子岛决定开放底播虾夷扇贝抽测过程,增加底播虾夷扇贝存量的外部调研,邀请专家、公司股东调研底播虾夷扇贝存量、播苗及海参、鲍鱼等近岸野生资源。但在2017年12月6日、7日开展的外部调研活动,獐子岛却并未披露扇贝出现的问题。

此外,獐子岛还成立了海洋牧场研究中心,每年投资不少于1000万元研究海洋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北黄海冷水团水舌波动对扇贝生理生态的影响、海洋牧场建设的风险评估与适用性管理、适养海区的甄别与筛选、北黄海生态容量评估等。

在2015年6月獐子岛披露了上述相关措施的进展情况。诸如,獐子岛海洋牧场研究中心在2015年3月已正式揭牌,聘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养殖生态研究室主任方建光研究员担任主任,同时聘任多名专家。然而,獐子岛为防范海洋生态环境等风险所做的多项措施却似乎并未发力,时隔不足四年,扇贝问题再度出现。

对于造成扇贝大量死亡的原因,上述知情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造成扇贝的大量死亡与耙网(一种禁用捕捞工具)脱不了关系,耙网容易破坏海底植被,还会造成海水污染,现在的海水污染情况已经一年比一年严重”。该知情人士进一步指出,“植被的破坏会对扇贝的生存造成不利影响”。针对上述情况,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獐子岛未来的经营发展情况令人堪忧,或会影响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

大股东提前减持引质疑

在獐子岛扇贝问题曝出后,公司大股东和岛一号基金于2017年12月完成的减持计划引发了市场的质疑。

据悉,和岛一号基金为獐子岛部分董事、监事、高管及员工参与认购的基金。根据獐子岛公告披露的信息显示,和岛一号基金分别在2017年11月13日、17日以及12月18日、19日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合计减持约200万股。根据减持的均价以及股份数量,经北京商报记者粗略计算,和岛一号基金此次在“黑天鹅”事件曝出之前完成的减持计划套现逾16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獐子岛在历经2014年的“黑天鹅”事件后,公司股价复牌曾连续跌停,由停牌前的16元/股左右最低下跌至11.1元/股。而控股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以下简称“投资发展中心”)的精准踩点减持就曾遭到过诉讼。具体来看,在2018年1月20日,獐子岛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收到大连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的公告。《起诉书》称獐子岛2014年1-9月发生重大亏损的情况在公开披露前属于《证券法》规定的内幕信息,因投资发展中心在敏感期内有减持股票的行为,避损金额约1132万元,现由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对投资发展中心提起公诉。

獐子岛已于1月31日起停牌,并称将不晚于2月5日披露关于底播虾夷扇贝的年末存量盘点结果并复牌。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马换换/文 王飞/制表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