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新一轮医改期民营医疗诊疗人次床位规模增长滞缓

出处: 作者:蒋梦惟 网编:蒋梦惟 2016-12-11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在12月10日召开的非公医疗大会上,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盘点了过去多年我国社会资本投建医疗机构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直言,新一轮医改过程中,我国民营医疗机构数量增长迅速,绝对数量和比例都超过了公立医院,但焦雅辉也表示,民营医疗机构不一定要在这些方面达到甚至超过公立医院,从成功案例来看,民营医疗需要专科特色突出,而不是办成大而全的公立医疗类机构。

“新一轮医改过程中,我国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引导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而民营医疗机构数量增长也确实非常迅速,无论是从绝对数量还是比例来看都已经超过了公立医疗机构。”焦雅辉表示。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我国公立、民营医疗机构分别有13069家、14518家,在2010-2015年间,我国民营医疗机构数量每年都保持了10%以上的增速。放眼过去10年,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占比一路从不足两成增长使去年的52.63%,而公立医疗机构总数却下滑至了2005年的五成左右。

不过,焦雅辉也直言,相较之下,近几年我国民营医疗机构床位规模和诊疗人次上升幅度就显得滞缓了一些,与公立医院间存较大差距。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我国民营医院床位数达到了103.42万张,连续10年保持上涨态势,与此同时,公立医院床位数在去年却已达到429.64万张,占全国床位数的比例仍然维持在八成以上。此外,在诊疗人次上,虽然2005-2015年间,民营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大增450%,在去年达到了3.7亿人次,但与公立医院的27.1亿人次相去甚远,公立、民营医疗机构诊疗人次之比长期保持在9:1的状态。

在焦雅辉看来,民营、公立医疗机构在诊疗人次、床位规模上的较大差距其实并不能归纳为民营医疗机构发展中遇到瓶颈,因为民营医疗机构不一定要在这些方面达到甚至超过公立医院,甚至就连公立医院本身也需要改革规模无限制扩大的问题,“从民营医疗运行较为成功的案例可以看出,这些机构的共同特点是专科特色突出,因此,民营医疗的定位并非与公立医院竞争办成大而全的医院,而是应该互补或者错位发展。”对此,有权威人士告诉记者,在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方向上,相关部门的定位主要是应着重突出大专科小综合,比如深耕口腔、妇幼、康复等领域。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民营医院除了定位之外,制约发展的核心问题还在医疗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上,虽然医生多点执业、在职医生办诊所等政策均已放开,不少民营医院也能付给医护人员较高的薪酬,但仍经常会面临核心人才短缺的问题。对此,上海德济医院创始人兼 CEO郭辉也坦言,去年他也碰到了公立医院学科带头人嫌自己开设的民营医院规模小,自己也无法培养骨干力量的问题,而且投资方也不愿将资本投在这一方面。业内表示,由于大多数主打专科的民营医疗机构需要的医护人才恰恰也是公立医院十分短缺的,未来要解决这方面问题还需要更完善的市场机制促进人才充分流动。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