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动物园地区等城六区重点区域完成疏解建筑156.5万平方米

将出台腾退空间管理和使用政策

出处: 作者:林子 网编:蒋梦惟 2016-12-08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林子)12月8日,本市召开“以疏解促产业创新升级”发布会,市京津冀协同办常务副主任王海臣在会上透露,目前,在疏解腾退空间方面,东城区故宫周边地区、西城区动物园地区、朝阳区“一绿”范围内6个试点乡、海淀区中关村大街、丰台区大红门地区等城六区重点区域已经完成调整疏解建筑面积156.5万平方米,涉及人口9.3万人。未来,北京将出台疏解腾退空间的管理和使用的实施意见,腾退空间更多用于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

据了解,非首都功能疏解腾退空间管理和使用的实施意见目前正在制定过程中,将从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补充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交通的短板、适量置换成高精尖业态等五方面,对疏解腾退空间加以利用。

未来,市属公办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整体腾退用地,可以选择在中心区域以外安排用地,市政府会给予政策资金的支持。此外,对自行腾退用地按照规划自行升级改造,可以补缴土地收益,进行协议出让,不再进行招拍挂。

“我们现在做减法,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做加法”,北京“瘦身”做减法,主要是舍弃那些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一致、不协调的功能和产业,但是,疏解并不是要放弃发展。未来,北京还要通过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减法”,换取经济结构优化的“加法”,要“腾龙换鸟”、“脱胎换骨”。

此外,在严格执行《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以下简称《禁限目录》)方面,自目录发布以来,全市不予办理的工商登记业务累计达1.63万件,如果按照全市各行业从业人员平均水平估算,目录发布以来共减少新增就业岗位约80万个。今年前11月不予办理的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3250件。另一方面,前11月,北京新设市场主体22.43万户,同比减少1.67%,“招”和“聚”的态势进一步扭转。

对于这一数据,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如今是北京进行产业调整和升级的关键时期,《禁限目录》抑制了不符合首都定位的产业的发展,对减少北京非首都功能资源集聚有功不可没的作用,同时,也帮助北京疏解了许多高污染、高能耗、传统制造业和其他不符合定位的产业。

此外,陈及还表示,在未来,北京产业禁限目录的执行力度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录内容也可能出现增加。他解释称,除了目前主要疏解的低端制造业、高污染企业之外,北京也可能会抬高部分服务业的入驻门槛。具体来说,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在去年就公开表示,北京将不再新增大型养老机构。国务院参事马力坦言,作为全国科技中心,北京聚集了相当数量的高科技企业及相关产业上下游单位,从业人员可观,其实,对于这些企业来说,除了核心总部外,相关上下游单位,尤其是制造环节也可以分批次疏解出去。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