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年巡礼记

铁道线上的京津冀 交通运输的“金三角”

出处: 作者:北京商报讯 网编:蒋梦惟 2016-11-30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推进,鸟瞰京津冀,一幅以首都北京为中心,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鼎足格局,以密布环绕区域内的高铁、城际、市域铁路线路为骨架,呈放射状的铁道上的京津冀交通运输新格局美丽画卷正在初步绘就与徐徐展开。 从环行列车到高铁动卧,从京津冀零散货物快运到特快、快速和电商班列以及津保铁路、京张高铁、京沈客专等等,这些三年前还曾经鲜为人知的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线路,现如今已经成为许多民众耳熟能详的口头禅、持续关注热议的新焦点,甚至出行出游不可或缺的新选择、新需求和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客运篇:人便出行 精准供给

满足不同需求,新增123.5对列车,总有一款是“私人订制”

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构建“一小时交通圈”,北京铁路局作为客运大局,始终以方便人民群众出行,着力打造京津冀客运交通枢纽“金三角”为首要任务和第一责任,三年来先后增加开行了123.5对列车,其中高铁列车81.5对、普速列车42对。同时,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差异化、个性化出行需求和生活需要,不断创新和精心设计开通了一系列,量身打造私人订制式的列车交路和运输方案。

一是开行环形列车,有效衔接主要地市级城市。借助今年全路调图的宝贵契机,北京铁路局全面优化区域内旅客列车开行结构,以石家庄、邯郸为支点,以盘活既有铁路线资源,打通河北省邯郸、邢台、衡水、沧州、唐山、承德、保定、定州8个地市级城市与北京、天津和省会石家庄之间的地理阻隔为突破口,开行了4对环绕京津冀的环行列车,不仅实现京津冀区域内主要地市级城市之间的有效串联和衔接,人民群众出行的零换乘。同时,也让目前尚没有高铁线路开通的一些区域内地市级城市人民群众,通过就近到北京、天津和石家庄一次性换乘,就分享到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新便利、新选择。

二是扩大辐射效应,优化区域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为促进京津冀地区的人员交流,特别是一些具备条件沿线县级市和乡镇周边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三年来北京铁路局在积极完善区域内铁路网交通运输大通道的同时,还相继增加了正定、蓟州、天津北、宝坻、徐水、白洋淀、白沟、霸州西、临城等9个县级和乡镇车站客运业务的开办。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始发终到县域列车4对,分别为:磁县至定州城际快速列车2对,沙河市至北京快速1对、清河城至北京快速1对,不仅有效地将一些偏于地区纳入到京津冀区域铁路网内,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出行,同时也为一些地区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和支撑。

在此基础上,北京铁路局还通过增加长途旅客列车在京津冀区域停站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铁路在服务和带动地方经济、方便区域内人民群众出行便利方面的辐射和带动效应。新增开行的北京西至贵阳北、汉口、郑州东、安阳东;北京南至青岛、烟台等各次动车组列车,沿途均安排了在京津冀市域内主要车站停靠站点,实现了普速与高铁、县级以下车站与省会、直辖市车站间的便捷换乘,极大方便了京津冀区域内人民群众的出行。

三是增加重联动车,提升京津同城效应。随着京津城际的开通,北京与天津之间的同城效应不断被激发激活,为满足来往两市之间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北京铁路局不断根据客流变化,通过挖潜扩能,采取短编重联的方式,即:部分列车编组由8辆增加到16辆的开行方案,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截至到目前,北京铁路局京津城际日常开行已达92对;周末开行96对,其中19.5对列车采取重联运行,高峰日33对重联运行,日均发送旅客已由7.7万人上升至8.1万人,开通运行8年来共计有2.179亿人次,享受到同城化带来的出行便利。

四是开行早晚动车,满足潮汐通勤客流。随着以高速铁路网为骨架,京津冀区域内半小时和1小时交通圈的不断完善和形成,来往区域市域之间的潮汐和通勤客流已经成为众多旅客工作生活出行的新期待和新需求。为此,北京铁路局先后增开了石家庄、定州东、保定东至北京西高铁列车;天津西、秦皇岛、唐山、沧州西至北京南高铁列车,为区域内人民群众搭建起“早进京津石、当晚可回家”的快速大通道,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共有150万名旅客,享受到了这样的出行便利。

五是开行京张城际列车,助力宣传冬奥。宣传冬奥、助力冬奥,为积极做好北京冬奥会前期热身准备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夏季避暑、冬季滑雪的出行需求,北京铁路局分别开行了张家口至北京、张家口至北京西城际快速列车3对。其中,单程最短运行时间压缩在3小时以内,截至到目前已经共计运送旅客超过75万人次。

六是开行高铁动卧,夕发朝至梦越千里。近年来,根据人民群众不断日益高涨的差异化、个性化出行新需求,北京铁路局不断丰富客运服务新产品。先后开行了北京西至广州南、深圳北、珠海、贵阳北等方向高铁动卧列车,形成了经典普通卧铺与高铁动卧列车的高低搭配、优势互补,为旅客提供了出行新选择,同时也大大节约了出行成本提升了乘坐体验。自2015年1月1日高铁动卧开行以来,已累计有288万人次,享受到了“夕发朝已至,梦中越千里”的曼妙感觉。

提升幸福指数,倡导绿色出行,2500万旅客分享火车福利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利于周末节假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已经越来越成为许多人提高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参考。但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于旅游的出行和要求也越来越呈现出,由“观光游”向“深度游”,从“跟团游”向“自助游”个性化、差异化、丰富性、多样性的转化与转变。

为积极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北京铁路局充分挖掘既有国铁线路运输潜力,积极盘活区域内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发挥和回馈节假日人民群众集中出行出游,乘坐火车不堵车、绿色环保、安全舒适的比较优势和出行愿望,陆续开通了多趟区域内旅游列车。

一是2015年4月30日起开行了津蓟线铁路市郊旅客旅客列车,实现了天津市内与蓟州区资源共享,已累计运送旅客470万人次;

二是2015年7月10日起开通了北京至蓟州旅客列车,为首都人民又添休闲避暑胜地,累计运送旅客40万人次;

三是2015年9月20日起京津城际延长至于家堡,促进天津滨海新区建设,使京津城际同城效应进一步提升,累计运送旅客209万人次。

四是大量推介和拓展京津冀区域内旅游产品和市场。北京铁路局先后与地方政府合作开行了秦皇岛号、唐山号、廊坊号、衡水湖号、大好河山张家口号、西柏坡号、正定号、邯郸涉县号、邯郸旅游号、邢台号、涞源等旅游列车,共计累计运送旅客2500万人次。

在此基础上,为逐步改变以往铁路部门开行旅游专列临时性、速度慢、运行时间长等弊端,满足日益火爆的旅游市场和社会民众高涨的休闲度假现实需求,提供更多出行出游新选项,进而在享受旅游专列火车“慢生活”的同时,实现错峰出行打造和设计规划属自己的出行新选择、生活新方式,三年来,北京铁路局先后开行由京津冀始发,去往广州、武夷山、成都、昆明、桂林、阿尔山、哈尔滨、漠河、和田、乌鲁木齐、西宁、集宁(乌兰察布草原)、额济纳等热点方向精品线路旅游专列213列,开启了月月有专列,一年四季追着风景跑,说走就走订制式休闲度假新模式。

扩充运输能力、缓解首都压力,624万人不再绕道北京

发挥铁路路网功能,缓解首都交通压力,为人民群众出行打造更好更快的便捷大通道,也是北京铁路着力提升轨道上的京津冀重要努力方向。仅以2015年年底开通的津保铁路为例,目前每日开行高铁动车组26对,其中长途列车17对,短途列车9对,仅仅10个月时间,就共计有623.7万人次旅客不必再绕道北京换乘,在缓解首都交通压力的同时,更改变了许多人的出行出游和工作生活模式。

天津西站和保定东站,作为津保铁路两端起始站客流增幅最为明显。天津西站,由开通前日均发送旅客9110人急增至日均1.8万人,增幅高达到97%。保定东站,由开通前日均发送旅客6200人,也增至9500人,增幅达53%。其中,五一小长假4月30日,天津西站高峰日发送旅客达到创纪录的3.6万人;端午小长假6月9日,保定东站高峰日达到1.3万人。

津保铁路沿线白沟站、白洋淀站,从开通伊始客流即稳步走高。白沟站由开通初期日均发送543人,达到605人,增幅11%,元宵节2月22日达到1135人;白洋淀站由开通初期日均发送331人,达到515人,增幅达到56%,中秋小长假9月17日达到1444人,不仅进一步方便了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同时也有效地带火沿线的旅游市场,激活地方经济发展。

此外,北京铁路局还通过实施拉通车外绕、直通车立折,等有效方式,均衡调整京津冀区域内客流分布,缓解北京、北京西、北京南等枢纽车站运能运力紧张状况,增加办理始发终到列车,提高列车周转利用效率。调整后,北京枢纽三站新增旅客列车32对,分别为:北京站10对,北京西站10对,北京南站12对,不仅增加了北京地区始发车站的运输能力,同时也大大压缩了原途经北京地区过往列车的旅途时间。

货运篇:货通天下 集散有道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区域之一,也是交通物流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发挥既有线铁路路网优势,不仅是铁路助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助推器”,同时也是极大地缓解区域内公路运输压力,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实现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新动力。

助力区域发展  打造货运班列

一是开行点到点货物班列 。2016年以来,北京铁路局先后开行了北京、天津、保定、石家庄、邯郸地区到广州、昆明、成都等方向6趟“点到点”货物班列。班列采取直达运输方式,减少途中作业,压缩运到时限,开行以来得到客户极大认可。截至10月底,6趟“点到点”货物班列共完成运量39.5万吨,直接减少公路大型车辆上路约14000辆,实现降低碳排放近50万吨,不仅有效的缓解了“京津冀”地区交通拥堵,还为减少尾气排放、防控空气污染提供了绿色大通道。

二是开行特快、快速和电商班列。三年来,北京铁路局积极适应区域内经济发展需求,陆续开行特快、快速货物班列8列。其中:特快货物班列4列(含电商快递班列2列),快速货物班列4列。截至10月底,特快、快速班列完成运量57.2万吨。在刚刚过去的 “双11”电商网购高峰期间,北京铁路局进一步发挥特快、快速班列和电商班列安全、高效、便捷、稳定的比较优势,仅11月11日至18日就累计发送货物1.3万吨,有效疏解了公路电商物流压力,也为“双11”网购盛会,提供了铁路强大运力支撑和物流保障。

三是开行京津冀零散货物快运。2013年7月,北京铁路局率先在全路开行局管内零散货物快运列车,以天津南仓站为中心,开行了5列环绕京津冀的零散货物快列车,极大的满足了“京津冀”地区零散货物运输需求,弥补了铁路传统只承运大宗货物运输短板。仅2016年1-10月,京津冀零散货物快运就共发送货物251.1万件,完成运量30255吨。

助力一带一路  打通国际通道

一是服务“京津冀”,打造“一带一路”桥头堡。2016年以来,北京铁路局先后开行三趟国际班列,其中天津新港到满洲里中欧班列主要为出口俄罗斯汽车配件、化工、电子电器、机械设备等产品。新港到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的两列中亚班列,主要出口食品饮料、机械设备、日用化工品、装饰材料、茶叶和服装百货。三列班列仅10个月,就共发送集装箱31050 标准箱,完成运量47.57万吨,有效地拉近了“京津冀”地区与欧洲、中亚国家的互通互联,增强了区域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突破传统模式,打造现代物流基地。北京铁路局按照引货入园、铁路进企的发展思路,积极与地方政府对接,结合区域物流市场需求,确定全局物流基地建设项目55个,其中一级物流基地项目3个,新港北已完工投入运营,其余2项年底前完工;二级物流基地项目11个,年内完成6个;三级物流基地41个,年内完成21个,突破了传统火车站托运模式,有效地将铁路、公路在物流园区实现衔接。截至到2016年10月,已经完成24个既有引货入园项目、50个铁路进企项目,不仅有效促进了京津冀区域内相关产业转移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也为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步伐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三是提高联运效率, 提升集装化设施。近年来,北京铁路局围绕港口、无水港、物流园、商贸中心等货源集散地货物运输需求,设计定制化运输产品,提高运输产品的开放性,深化与公路、水运等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依托集装箱运输积极打造多式联运服务产品。2016年1-10月份,全局累计新增33个集装箱办理站点,累计办理8.27万标准箱,其中到达2.0万,发送6.27万。今年,新开办35吨敞顶箱办理站32个,目前全局共计达到57个,同时为进一步满足企业货主发送需求,北京铁路局还购置500只35吨敞顶箱、自行改造完成100只,截至10月31日,共开行111列,发送10642标准箱,极大地满足了客户运输需求。

在此基础上,北京铁路局还积极会同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研究试用“快运魔方”集装笼架技术方案,创新货物装载方式,提高货物装卸效率和装载质量,2016年6月28日开办天津集装箱中心站集装箱运输组织新模式,截至10月31日,已累计开行153列,发送11019标准集装箱。

助力百姓生活  开展特货运输

在满足区域人民群众生活物资提升生活品质方面,北京铁路局积极开展特货特色运输。

一是与广西百色市政府对接,开行白色至北京蔬菜水果保温车班列,不仅拉动了革命老区果蔬外销,增强了广西百色地区脱贫致富能力,还极大地丰富了北京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推进 “京津冀”地区生鲜冷链运输绿色发展。

二是与中铁特货公司合作,分别在保定、塘沽、北塘西、定州、顺义站开展了小汽运输,仅仅10个月就累计发送小汽车140642辆,大大节约了公路治超治限社会成本,同时也有效缓解和改善了公路交通运输压力和人民群众生活所需。

建设篇:完善路网 固本强基

进一步加强京津冀区域内站场、线路等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保障民生方便人民群众出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增加运能运力的先决条件,同时也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完善和优化路网结构,构建打造轨道京津冀的基础保证。

近三年,北京铁路局已经先后完成了包括京沪高速铁路至天津西站北联络线、京津城际延伸线天津至于家堡站、津保铁路、张唐铁路、天津集装箱中心站等在内的重要工程建设11项;在建京沈客运专线(京冀段)、石济客运专线、京张高铁、京霸州铁路、石济客专引入石家庄枢纽等重点工程11项;再加上计划开工建设的北京至通辽、北京至原平、天津至蓟州电气化改造和石家庄北站改造等4项工程,一幅以首都北京为中心,以京、津、石为鼎足格局,以密布环绕区域内的高铁、城际、市域线路为骨架,呈放射状轨道京津冀交通运输新格局的美丽画卷,将继续让区域内的人民群众共享铁路建设与改革发展的红利。

一是京沪高速铁路至天津西站北联络线工程,奠定了天津在区域内铁路交通枢纽的新地位。京沪高速铁路至天津西站北联络线将京沪高铁、津秦高铁和京津城际有效连接。下行线路自京沪DK117+900引出,向南跨过子牙河,然后折向东南跨过曹庄动车运用所,终点JJDK144+403.24与津保铁路高速上行联络线相接,线路长度4.461公里,均为桥梁。上行线路自京沪DK102+750引出,向南跨过废弃的地下发电厂、南水北调暗渠、子牙河,折向东南再次跨过南水北调暗渠,然后依次下穿京沪高速铁路、津保铁路,终点与津保铁路高速下行联络线相接,线路长度6.1784公里,均为桥梁。

二是津保铁路的开通,初步形成京津冀“金三角”铁路交通运输新格局。津保铁路正线仅仅157公里,不仅将京沪、津秦、京广、京津城际等高速铁路相连,还实现了与京广、京九、京沪等既有铁路线路的贯通,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内路网结构,发挥了铁路路网互联互通的成网效应,构建起东北、华北、华南和西南地区快速便捷的铁路大通道。

三是在建京张高铁,成为铁路强国、百年圆梦新图腾。京张高铁不仅是国家规划实施的“八纵八横” 京兰通道东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重点配套交通基础设施。正线全长173.964公里,其中北京境内70.503公里、河北境内103.461公里,同步建设延庆支线9公里。崇礼铁路与京张高速铁路下花园北站接轨,向北至崇礼太子城奥运村,线路全长53公里,预留进一步向锡林浩特延伸的条件。   京张高铁既是国际上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有砟标准高速铁路, 同时因比邻由中国人自主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老京张铁路而备受瞩目,自然也成为了许多国人铁路强国、百年圆梦的美好向往与期待。

四是在建京沈客专,成为出关新通道。京沈客专自星火站引出到达辽宁省省会沈阳市,线路全长697.626km,京冀段线路全长约290公里,该重点工程将华北和东北两大经济区紧密相连,是沟通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区的重要通道、经济纽带,开通后即可与既有京哈铁路、秦沈客专和津秦客专等线路实现科学分工、合理布局,共同构成进出关的多条铁路通道,同时也可大幅提高进出关铁路通道运输能力、运输质量和运输机动灵活性,将北京至沈阳间的列车运行时间可压缩至2小时;通过与哈大、京沪、京广等高速铁路的有效衔接,可以进一步拓展快速客运网覆盖面,形成东北地区通往关内全国各地的高效、便捷的快速客运网络,大大缩短区域主要城市间以及与全国各区域间的时空距离,满足日趋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

五是在建石济客专,将使石家庄成为区域内的新纽带。石济客专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太原至青岛铁路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西起石家庄市,途经河北省衡水市、沧州市,山东省德州市,止于济南市,全长323公里,其中河北省境内公里192公里。线路西接石太客运专线、东连胶济客运专线,南北分别与京沪、京石、石武高铁相交,是客运专线网中“贯通一横、连接两纵”的桥梁,也是贯通太(原)青(岛)快速通道的最后一段控制性重点工程。线路开通后将使河北石家庄不仅成为了京津冀“金三角”重要节点,同时还将发挥分别与济南、太原、郑州三大省会城市和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相互交叉叠加的“同城效应”,进一步方便人民群众出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同时,刚刚经国家发改委获批的京唐高速铁路以及在建的连接北京新机场的京霸铁路、缓解现有北京城区交通压力的北京铁路枢纽丰台站改建、长安街西延引起丰沙铁路改建和拓展铁路运输能力的天津铁路枢纽西南环线扩能改造等工程也必将在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京津冀区域内路网结构,改善人民出行条件、增加运能运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和功能。

网友评论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