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实习记者 张利涛)今日,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负责人就欧盟发布贸易政策通讯文件做出回应,该负责人表示,欧委会提出的反倾销调查新模式将实施贸易救济措施和产能过剩挂钩,这在世贸组织规则中没有依据,容易成为贸易保护的工具。
昨日,欧委会发布题为《采取稳健的贸易政策促进欧盟就业和经济增长》的通讯文件。该文件呼吁欧盟成员国支持其以取消低税率原则为核心的贸易救济现代化立法提案以及反倾销调查新模式。而反倾销调查新模式将实施贸易救济措施和产能过剩挂钩,把是否存在市场扭曲作为是否采用被调查国成本和价格作为反倾销比较基础的前提,把政府政策影响力、国有企业的分布度以及金融机构的独立性等因素作为衡量市场扭曲的要素。此外,还对未指控的政府补贴项目采取反补贴措施。上述商务部负责人表示,这些新做法在世贸组织规则中都没有依据,欧委会不能超出世贸组织规则设立市场扭曲的标准,更不能借此采取偏离世贸组织规则的反倾销方法。
欧盟对华发起反倾销的贸易保护措施由来已久,且反倾销的贸易物品范围不断扩大,从早期的鞋产品到现在关注度高的钢铁产品,甚至早已达成贸易协定的光伏产品也被划入欧盟反倾销物品行列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表示,欧委会支持的反倾销调查新模式将实施贸易救济措施和产能过剩挂钩,背后不乏欧洲钢铁行业游说的身影,他们认为中国钢铁企业是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危机的主要影响者,并通过公开信等方式制造舆论,指出中国钢铁出口欧洲是导致欧盟钢铁困境的“真凶”,从而推动政府不断对中国钢铁实施反倾销,显然这一舆论正在奏效。事实上,商务部相关负责人曾多次表态,欧洲钢铁产能过剩及行业困境的最根本因素是全球性需求疲软。业内坦言,相较于“全球”这个过于宽泛的概念,“中国钢铁”因其更加具体、更易标签化而成为欧美等经济体频频施压的首选对象。“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钢铁产能过剩的困境,让中国‘背黑锅’是不公平的。”白明说。
欧盟不断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欧委会支持的反倾销调查新模式将实施贸易救济措施和产能过剩挂钩,直接导致的结果将是中国钢铁产品在欧洲市场失去竞争力,从而被迫退出欧洲市场。市场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全年钢材出口均价仅为559美元/吨,比2014年均价大幅下降26%,中国钢铁产业依靠低成本优势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格局没有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钢铁企业开始寻求本国政府的保护,针对中国钢铁制成品的贸易救济调查及措施日益增多并在各经济体之间蔓延开来。业内人士也多次表态,中国钢铁制品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不到5%,对其他经济体钢铁产业不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