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刺激政策密集出台,实体经济也逐渐站稳脚跟。昨日,国新办召开2016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披露,经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29971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与今年上半年持平。此前,包括中国社科院在内的多家机构均对GDP走势做出乐观判断,今日发布的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其中,工业及民间投资表现亮眼,成为托底GDP的重要力量,不过目前国际市场情况尚不明朗,国内制造业的投资也不够旺盛,四季度稳增长还需保持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的政策组合。
多项数据表现亮眼
“从观察宏观经济的四大指标来看,GDP增长6.7%,CPI上涨2%,调查失业率5%左右,无论从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还是从国际层面来看,都是非常好的一个格局。经济稳的态势继续保持,而且是稳的基础加强。”,盛来运表示,总体而言,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引导良好发展预期的综合作用下,前三季度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其中工业的向好态势尤为明显,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工业同比增长6.0%,三季度工业增长6.1%,而且进入三季度以后,工业的用电量、发电量、货运量这些指标都明显增长加快,工业呈现出明显的筑底。尤其在工业品价格上,降幅连续收窄后,PPI终于在9月首次由负转正,结束了连续54个月同比持续下降的局面,这意味着工业领域的供求关系有实质性的变化。
此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现依旧抢眼。数据显示,今年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7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7%,刷新今年以来最高纪录。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3504亿元,增长8.8%。更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一度成为稳增长最大“心病”的民间投资增速本次也交出了令人惊喜的答卷。今年1-9月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6193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5%,增速比1-8月加快0.4个百分点,而这也是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经历了连续6个月的滑坡及1个月持平之后,首次出现反弹。
“受益于一系列‘三去一降一补’的刺激政策,国内市场重要工业品价格出现反弹,在这一市场新信号的引导下,民间资本信心有所恢复,有意愿参与新的投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表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整体看目前多少民间投资都是尝试性的,市场信心还不够充足。
在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看来,第三季度GDP如期录得6.7%,服务业增速较上月小幅加快,部分抵消第二产业增速在外需疲软,去产能等多重压力下增速放缓的负面影响,而受益于工业产品价格稳步回升,GDP平减指数亦有改善,上半年的经济企稳态势在三季度内得以延续。
稳增长政策成有力支撑
业内普遍认为,三季度经济得以维持平稳运行的走势,与多项利好政策刺激密不可分。尤其进入第四季度后,多部委加码稳增长措施,国家发改委批复多个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环保部等部委近日公布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名单,计划总投资额逾1.17万亿元,远超前两批项目。
例如在民间投资领域,盛来运直言,今年以来,多部委相继出台了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还专门组织了大督察,致力于破除制约民间投资增长制度的限制,打破弹簧门、玻璃门,“此外,近期国内市场环境好转,企业的利润改善,且工业品出厂价格提升,有利于促进企业民间投资的回升,企业看到市场好转以后,愿意扩大再生产。”
而社会消费领域,由于近期中国经济稳定运行,就业形势较好,居民收入增长稳定,国内消费者的预期比较稳定,近几个月消费信心指数稳定在105%左右,其中汽车消费较为强劲,对消费领域贡献率也稳步提升。“这既是由于中国正处于消费结构升级阶段,汽车等高端消费开始走俏,也有赖于去年出台的,1.6升及以下排气量的汽车销售优惠政策。”盛来运表示。
与此同时,在新的动力的转换方面,新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新的动能在加快成长。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下,今年日均新登记企业1.46万家,比去年同期每天提升2000家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充分说明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中,新经济、新动能加快增长。
在王军看来,今年以来,政府积极发力此前相对较为短板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引导带动民间基本参与其中,一定程度对冲了制造业较为疲软的影响,“另一方面,前三季度房地产市场较为火爆,相应的投资走高也成为了GDP的助推器之一,其他原因还包括服务业增长态势明朗,消费尤其是住房相关消费火热。”
良好经济形势或延续
有了前三季度较为坚实的基础,四季度的经济运行也有了更多底气。王军直言,目前实体经济的良好势头出于惯性将在四季度延续,PPI等工业数据尤为明显,而随着政府继续扩大基础建设投资,今年实现年初设定的6.5%-7%的GDP增长目标没有悬念,“不过目前国际市场情况尚不明朗,国内制造业的投资也不够旺盛,这些都是经济运行依旧存在的隐患,要提高警惕。”
王军同时预测,明年的经济形势变数可能较大,情况估计没有那么乐观,一方面中国收紧房地产政策的影响在今年四季度可能不明显,但明年会影响到投资,另外外围环境的动荡也使得中国经济面临很大不确定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提醒,当前实体经济运行依旧面临多方面不确定性,包括全球市场需求疲弱制约出口增长,外部环境还对中国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带来联动风险隐患。此外,随着下半年去产能进程加快,可能会带来经济下行压力,但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措施能否顺利推进,是左右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综合判断,近期宏观环境有所改善,多项经济指标向好,经济运行有所企稳。在各方积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可能小幅回升至6.8%,全年经济增长6.7%左右。”连平表示。
前景虽向好,但稳增长力度却不能放松。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从短期看,四季度应继续保持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的政策组合,同时密切关注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带来的潜在风险,保持宏观经济内外均衡和金融稳定,“从中期看,对房地产实施紧缩调控政策的背景下,亟需培育新的增长点,特别是加快融资模式创新,加大力度引导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建设;从长期看,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土地、财税和金融等领域的改革,为中长期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制度和政策红利。”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