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张畅)供给侧改革有望覆盖更广阔领域。昨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文披露,今年以来,我国新型消费和服务加快增长,对缓解部分传统产业调整压力起到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今后还将推进消费相关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争在创新增加新产品、创造消费新需求的同时,提高产品和服务品质,不断释放潜在消费需求。新药创制、农村电商及分享经济等领域有望得到政策进一步支持。
具体来看,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切实解决企业在扩大有效供给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包括及时调整医保用药目录,将有市场需求的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产品纳入医保目录;以整合存量资源为主发展农村电商,在中西部地区农村,鼓励和支持利用邮政、信用社等现有农村网点资源发展农村电商;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分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政策体系,对消费新业态发展给予相对宽松的环境。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医药产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但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支持资金与社会资本投入的比例为1∶1.3,仅为发达国家的1/5,而国内医药市场有近97%的份额被仿制药占据,药品研发和创新能力缺乏成为整个产业的短板。为此,今年2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就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升级做出了专门部署,要求结合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解决行业“小、散、乱”问题。
有业内人士表示,此前创新药普遍维持高价源于较高的研发费用较高,在用药者有限的情况下很难收回研发投入,而一旦进入医保目录,无疑将大幅度扩大创新药销量,这意味着将有更多患者通过较合理的价格使用到更有效的药品。
而作为提升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农村电商这一“蓝海市场”同样享受着各类扶持政策倾斜,但涉农电商务盈利难、流通农产品安全系数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对此,中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曹裕建议依托高校培育农村电商人才队伍,优化农村电商信息化培训渠道和形式,逐步提升电商的文化素养和科技接纳、运用水平,“另一方面,也应鼓励大学生走进农村,利用自媒体和社会媒体资源,助推农产品品牌创造,引领农村电商创业加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经济下行压力未减轻的背景下,进出口增长压力仍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但消费这驾“马车”却一骑绝尘,其中跨境电商、分享经济成绩更是亮眼。依据《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去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超过1.9万亿元,预计未来5年年均增速在40%左右,到2020年占GDP比重将达10%以上。
新的消费业态同样呼唤新环境和新平台,让新消费、新供给成为发展的新动力,需要推进制度创新、改善消费环境。有分析认为,今年下半年我国将步入消费政策的“密集落地期”,相关部门未来还会打出全方位、多角度的政策组合拳,着重从供给侧发力,拓展消费新空间。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