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安置“僵尸企业”职工资金将达千亿

出处: 作者:记者 蒋梦惟 张畅 网编:任海超 2016-02-26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张畅)对化解过剩产能,清退“僵尸企业”的财政支持再加码。昨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业稳增长调结构有关情况。工信部副部长冯飞在会上透露,为解决“僵尸企业”职工安置问题,中央政府决定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规模为两年1000亿元,以推动职工转岗、技能培训等方面工作。

长期以来,众多僵而不死的“僵尸企业”依靠政府补贴、银行续贷等方式获得给养,但产出比极低,成为化解产能过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绊脚石。为破解这一困局,去年以来,多部委多次提出要加快推进“僵尸企业”重组整合或退出市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在经济工作专家座谈会上强调,将下决心淘汰一批“旧动能”,对“僵尸企业”、绝对过剩产能狠下刀子。

而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关停 “僵尸企业”将立即造成相关企业员工失业,如何安置这样一大批人群将是一大难题。为此,去年12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根据发电成本变化情况,从今年元旦起下调燃煤发电上网电价,部分降价金额用于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支持地方在淘汰煤炭、钢铁行业落后产能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等。此前曾有消息人士透露这笔资金首期规模可能达300亿元,但最终这一数额扩大至两年1000亿元,可见安置任务之艰巨。

“一般来说,工信部在确定金额前应该结合现状做过了预测,大致计算过了分配到每一位失业员工头上的费用,随后向中央财政提交相应材料,等待获批”,首都经贸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及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所以1000亿元的金额应该是比较适中的限度,能够保证对这些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支持。”

谈及这千亿资金的具体用途,陈及表示,员工离职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生活保障,但是一般正规企业缴纳的五险一金足以支持他们的基本生活,“所以总的来看,这笔资金的大头应该会投入到员工转岗之后教育培训、服务技能培训。”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