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推荐

业绩增速放缓 Moncler遇寒流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 张君花 网编:王巍 2025-11-05

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增长后,高奢羽绒服品牌Moncler(盟可睐)走到了十字路口。根据截至9月30日的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集团营收按固定汇率同比下滑1%至6.16亿欧元,2025年前三季度集团总营收与去年持平,录得18.413亿欧元。这意味着第三季度,集团业绩依然没有止跌,前三季度整体来看销售仅持平,而对市场而言,成长型品牌没有增长就是衰退。

图片来源:官网截图

中国市场亮眼

近日,高奢羽绒服品牌盟可睐集团发布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8.413亿欧元,按恒定汇率计算同比持平(按当前汇率下降1%),2024年同期为18.657亿欧元。其中,Moncler品牌前三季度营收为15.532亿欧元,同比下降1%;Stone Island(石头岛)品牌前三季度收入为2.881亿欧元,同比下降1%。

从过往多个季度的财报数据来看,盟可睐集团的收入增速正在放缓。2025年上半年,其收入为12.3亿欧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按固定汇率微增1%。2024年全年收入为31.089亿欧元,同比增长7%。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之前,盟可睐集团的收入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

实际上,2024年第三季度Moncler已经以下跌3%的业绩暴露疲态,不过紧接着Moncler Genius的大手笔市场营销投入,立竿见影地提振了品牌声量,在Moncler Genius的多个设计师合作系列发布、涨价策略和冬季降温较晚的影响下,该集团保住了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分别实现了4%和1%的增长。

就业绩发展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对盟可睐集团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不过对于此次财报业绩的放缓,盟可睐集团表示,欧洲、中东、非洲及日本市场由于旅游业低迷而表现欠佳。此外,盟可睐集团提及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成为最亮眼的增长极。报告期内,中国市场在高基数压力下仍保持了“良好势头”。而在亚洲市场,韩国市场成为亚太地区表现最弱的区域之一,与日本的疲软共同部分抵消了中国市场的增长。

根据财报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亚洲地区(涵盖APAC、日本和韩国)收入达7.526亿欧元,同比增长3%。第三季度按固定汇率计算,该地区收入同比持平,中国市场持续领跑亚洲地区。

作为增长的关键一环,盟可睐集团近两年在中国市场动作频频。2023年以来,盟可睐集团旗下同名品牌Moncler与中国羽绒服品牌Christopher Raxxy合作推出胶囊系列、焕新升级上海恒隆广场的品牌门店,并在中国长白山国际度假区展示品牌2023秋季系列;旗下另一品牌Stone Island也于2023年10月在成都太古里开设品牌旗舰店;同时该品牌还于2023年12月底开始全面控制中国市场的品牌分销。2024年10月,盟可睐集团将Moncler Genius大秀搬到了上海进行营销宣传。

盟可睐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emo Ruffini此前对外表示:“Moncler在中国许多店铺的表现已经优于欧洲的店铺。中国市场对品牌来说仍然非常重要,其在五年之后将会成为一个非常大的市场,现在要做的便是如何去抓住机会与其共同成长。”

时尚化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盟可睐集团在中国市场有着不错的表现,但中国高端羽绒服市场越发激烈的竞争让其面临不小的压力。当前,中国中高端羽绒服市场呈现“国际品牌主导、本土品牌崛起”的二元格局,要想在红海中突出重围,就要有足够的差异化。

根据公开数据,加拿大鹅全球80家门店中,中国门店数量就达31家,加拿大鹅管理层也多次对外表示将加紧对中国市场的布局。盟可睐的平均售价比加拿大鹅更贵,流行观点往往将其归于盟可睐时尚品牌的溢价更高,人们花一万块钱买羽绒服,显然不只是为了保暖。

此外像国产品牌波司登、高梵等也都在加紧布局羽绒服高端市场。此前,波司登宣布合作LV和Dior前男装艺术总监金·琼斯(Kim Jones),任命其为新创设的AREAL高级都市线创意总监,并推出AREAL高级都市线。波司登对于高端线志在必得,这些都将是盟可睐集团想要在中国市场寻求更多增长时要面对的竞争。

可以作为参考的是,2022年12月,盟可睐宣布重启户外支线Moncler Grenoble,专为滑雪运动和冰雪场景设计,这个曾经被Remo Ruffini放弃的户外市场,时隔近20年竟重新成为疫情后增速最瞩目的板块,尤其是在业绩严重依赖的中国市场。

在时尚产业独立分析师、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程伟雄看来,在中国中高端场景消费市场还存在较大品牌缺失的情形,本土品牌在大众化上的能力已经得到新中产认可,但在更高层次的场景功能细分上依然是国际品牌更受欢迎一些。此外,虽然众多国际品牌涌入,但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还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和欧美一体化市场比较起来,中国多元多端的市场现状意味着进入门槛在提高,同时也蕴含着市场分级、市场渠道分销和下沉带来的更大发展空间。

北京商报记者 张君花

图片来源:官网截图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