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5条通风廊道驱霾可行吗

出处: 作者:蒋梦惟 张畅 网编:朱先锋 2016-02-22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张畅)为驱散“十面霾伏”,酝酿已久的北京通风廊道有了更细化的规划。近日,记者从北京市规划委获悉,未来北京计划打开5条宽度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同时搭配建成十多条宽度达到80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形成一套完整的通风廊道网络系统。从而提升建成区整体空气流通性,吹走霾等污染物。

事实上,早在2007年,市规划委出台的《北京十一个新城规划(2005-2020)》就首次提出在顺义区建设通风廊道,以保护北京的组团式城市形态,维护生态通透格局,有效扩散大气污染物。随后在2014年,有消息人士透露,国家及北京的环保部门正在研究北京主导风向的通道如何设置、维持等细节。

规划刚出台的当时,就有专家指出,通风道可以改善城市的小气候,对于减轻雾霾会有一定的效果,但也极为有限。

而在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看来,通风廊道究竟能否改善北京的扩散条件,仍需缜密的科学论证。“大多数重污染的时候,北京大气都是处于静稳状态,风力小。另外,近期北京出现的快速恶化的重污染天气都与偏南风影响、周边区域传输有关,这种状态下京南会先于其他地区出现污染,程度也会更重。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通风廊道还能否起到吹散雾霾的作用,仍需科学论证。”马军强调,从根本上讲,节能减排才是解决当前空气污染最治本的出路,一方面,北京自身要采取严格的措施压缩污染气体排放,同时也要积极谋求与周边地区的联防联控。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规划的5条通风廊道主要利用了市区内通风潜力较大地带,串起了北京多座公园和大面积绿地。市规划委副主任王飞表示,若要形成全市范围的“通风网”,划入廊道的区域将会被严格控制建设规模,集中建设的“大高楼”几乎不会再出现在相应区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提醒,考虑到目前城市建设基本成形,未来通风走廊落地需要依靠城市规划倒逼,难以一蹴而就。因而新建区域应主动推进这一工程,已经基本形成的老城区则需要慢慢通过城市改造来加以调整。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