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中韩中澳自贸协定“满月”成绩亮眼

出处: 作者:记者 蒋梦惟 张畅 网编:张兰 2016-02-01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张畅)备受瞩目的中韩、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实施已满月,并交出了第一份关税减免成绩单。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自去年12月中旬以来,我国与韩国、澳大利亚的进出口贸易日趋活跃,原产地签证也呈现日益火爆的景象,共签发自贸区原产地证书9.7万份,预计可为我国18612家企业的出口产品享受关税减免约2.84亿美元,实现“开门红”。

国家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目标是消除贸易壁垒,允许产品与服务在国家间自由流动,原产地签证则是重要实施手段。其中,区域优惠产地证可帮助国外客户享受本国在协定中对我国产品承诺的降税优惠,部分商品甚至是零关税,因而常常被称为“纸黄金”,成为进入自贸协定国家市场的“金钥匙”和“通行证”。

在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实施的一个月中,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和中国贸促会共签发中韩自贸区原产地证书4.07万份,签证金额44.39亿美元,签发中澳证书5.63万份,签证金额21.44亿美元,为我国出口减免关税约2.84亿美元。事实上,目前中国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韩国则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两国双边贸易额在去年达到2905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还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到1369亿美元。

目前,两大自贸区均已经实现了第二次降税,涉及产品超过千种。中韩自贸区方面,中方实施零关税的税目数比例达20%.而在未来最长20年内,韩方最终实现零关税的产品将占总进口额的91%,澳方则将完成占税目比例100%的降税。

作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正在加速推进。自2002年启动与东盟的自贸区谈判以来,我国已签署并实施自贸(FTA)协定14个,涉及东盟、韩国、新西兰等22个国家和地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