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去年FDI“逆增”服务业挑大梁

出处: 作者:记者 肖玮 南淄博 网编:郭丹丹 2016-01-15

北京商报讯(记者 肖玮 南淄博)与外贸跌入负增长区间截然不同,去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FDI)再创历史新高。商务部昨日发布消息,2015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81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

对比以往数据,去年我国FDI交出的“成绩单”确实可圈可点。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363.7亿元人民币,同比仅增长1.7%。而在经济承压、外贸低迷的去年,我国FDI反而大幅增长了6.4%,金额也创下历年新高。

商务部外资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我国外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77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占据全国总量中的61.1%。相对应地,我国制造业FDI则与2014年基本持平,而钢铁、水泥、电解铝、造船、平板玻璃等国内市场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则基本未批准新设外企。

“服务业确实在去年经济承压的大背景下,成为我国吸收外资领域的‘一枝独秀’。”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他表示,我国传统制造业在吸引外资方面已经不具备比较优势,新兴的高端制造业又正在路上,综合去年整年的表现,服务业中的金融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都成为了“挑大梁”的角色。还有分析认为,这与国内更加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金融改革提速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此外,该负责人表示,自贸区引资聚集效应凸显、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都成为助推FDI增长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共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040家,合同外资4458.1亿元。扩展区域后的上海自贸区更是吸收了全市一半以上的外商投资。

而北京自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后,“吸金”能力也明显提升。去年,北京市扩大开放的六大重点领域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68家,实际使用外资95.5亿美元,金融、科技等领域FDI表现尤其突出。

此前曾有外媒报道称,中国正在迎来一波外资撤离潮,但实际情况却是全球500强跨国公司去年仍然在华新设企业或追加投资。

该负责人表示,去年德国大众、汉莎,瑞典沃尔沃,韩国现代、起亚,日本普利司通等知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或增资均超过1亿美元,此外,外商投资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也超过2400家。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唐文弘也曾表示,总体来说,我国吸引外资的总体情况是有进有出但进大于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