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谁给了山寨协会山寨的机会

内地监管境外非营利组织无法可依

出处: 作者:记者 蒋梦惟 网编:郭丹丹 2016-01-11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日前,民政部党组成员、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詹成付透露,目前民政部掌握的内地“山寨组织”已经超过了200个,目前内地对于这些山寨机构治理最大的困境是法律法规不健全,让这些山寨协会钻了法律空子,敛财骗钱,应尽快将境外非营利政府组织纳入法律监管范畴,确保这些组织到境内开展活动必须要经过许可或备案。因此,正在征求意见的《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草案)》落地后,将有效填补监管空白。

詹成付介绍,2007年后山寨协会问题愈发突出,引发各方关注,在内地成立社会组织,需依法在民政部门办理相关登记手续,而这些山寨协会披着境外登记的外衣,擅自在境内吸纳会员、开展活动,名称却与依法登记的协会、学会相似。这些山寨协会敛财手段多种多样,主要有发展会员、成立分会收取会费,发牌照、搞评选颁奖活动收钱,搞行业培训收费,有些甚至向企业敲诈勒索。对于乱象产生的原因,詹成付坦言,目前内地没有法律法规能够对这些依据境外法律法规注册成立的山寨协会进行管理,形成了注册地管不了、活动地管不住的局面。“中国字头带有政府色彩,容易获得社会公众的信赖,山寨协会就利用了这一点,信任形成后,不仅使社会公众上当受骗,也使得合法登记、按规矩办事的境内社会组织的利益受到侵害。”詹成付表示。

实际上,去年,民政部曾公布了《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希望能整体去除我国行业协会存在的较浓行政化色彩,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然而,有知情人士表示,基于现行制度只能有效管理境内注册的组织,方案出台后,相关部门对于境外组织的管理仍感力不从心。因此,历经民政部、公安部等部门多年推动,正在征求各方意见的草案落地后,将有针对性地填补上这部分监管空白。詹成付透露,根据草案规定,我国拟对境外非政府组织来内地活动实行登记许可制度。如果未登记或未取得临时活动许可开展活动的,可予以取缔,没收非法财物所得,对责任人进行警告、罚款甚至拘留。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