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环保部新政重罚监测数据造假

出处: 作者:蒋梦惟 网编:任海超 2016-01-06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昨日,环保部发布消息称,该部门已于近日印发《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确定从今年起实施该政策。据悉,《办法》明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现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涉及目标考核的,视情节严重程度将考核结果降低等级或者确定为不合格;涉及县域生态考核的,视情节严重程度,建议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减少或者取消当年中央财政资金转移支付。

去年底,环保部公布了2015年第二批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弄虚作假典型违法案例,其中,甘肃中粮可口可乐有限公司也被查出擅自更改COD自动监测设施,将自动监测仪器的采样管抽出,放入现场的一个三角瓶内采集固定水样。经现场监测,三角瓶内污水COD值为12.87mg/L,现场采集该企业废水总排口水样测定COD值为217mg/L,两项数值相差约16倍,实际数值超过该企业污水排放标准,属于伪造监测数据、逃避监管违法排放污染物的行为。

为了将监测数据造假这个环保监管硬骨头啃下,《办法》从源头上明确了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22种情形,主要包括:未经批准部门同意,擅自停运、变更、增减环境监测点位或者故意改变环境监测点位属性;人为操纵、干预或者破坏排污单位生产工况、污染源净化设施,使生产或污染状况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监测报告与原始记录信息不一致,或者没有相应原始数据等。

曾有多位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及各地对于环保监测数据造假的处罚力度过低,无法对企业形成震慑作用,以及地方部门无法100%落实监管措施等也是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据此,《办法》明确,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发现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涉及目标考核的,视情节严重程度将考核结果降低等级或者确定为不合格,情节严重的,取消授予的环境保护荣誉称号;涉及县域生态考核的,视情节严重程度,建议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减少或者取消当年中央财政资金转移支付;涉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排名的,分别以当日或当月监测数据的历史最高浓度值计算排名。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