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推荐

农业部回应安徽水稻减产

出处: 作者:王晔君 网编: 2015-04-15

北京商报讯(记者 王晔君)备受关注的安徽水稻减产事件又有了最新进展,昨日,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每个水稻品种有适应的区域,去年年景相对比较特殊,把品种抗性不足问题显露出来了,今后要加强品种的适应性评估。

连日来,安徽发生的“万亩水稻减产绝收”事件,引发关注,涉及稻种“两优0293”再次把超级稻推到了风口浪尖,4月12日,供货方隆平高科宣布停售这一杂交水稻种子。

张桃林介绍,超级稻在研究发展过程当中品种本身也是在不断更新,不断改进,有些品种可能某一个性状好,比如说产量高,但是抗性不好。安徽“两优0293”这个品种是按照正常年检算,在江淮地区包括安徽是适宜的,但是这一品种在品种审定过程当中,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抗稻瘟的抗性比较差,正好去年年检是相对比较特殊的年份,所以把它不足抗性问题就显露出来了。

“杂交水稻之父”、隆平高科名誉董事长袁隆平此前也表示,“两优0293”是十年前育成、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的品种,推广这么多年,品种有可能退化,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也有变化,如果生产上不注意,在气候特殊的年份是可能出问题的。

据了解,超级水稻通常是指在产量、米质、抗性等方面显著超过现有水稻品种的水稻,我国在1996提出超级水稻计划,由袁隆平主持。2014年10月,第四期中国超级稻创造了亩产1026.7公斤的实验新纪录。但与此同时,我国水稻实际平均亩产量仅为447.8公斤,两者相距甚远。

张桃林指出,要加强超级稻品种适应性的评估,同时强调此次事件不会影响国家对超级稻的研究。

在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农业部农产品市场流通专家洪涛看来,此次安徽水稻事件只是个案,不能否定超级稻或杂交水稻在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次事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随着我国对粮食发展从量向质转变,种子的标准体系应该也做出适当的调整,要更加注重抗性、营养、口感,不再把产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应大力发展有机、无公害、地理标志的农产品。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