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商报观察 > 陶凤今日评

彩票的“成本黑箱”怎么破

作者:韩哲 2014-12-09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启动彩票事业20多年来,发行规模已累计达1.7万亿元。根据规定,通常彩票销售额的15%用做发行费,35%用做公益金,50%留做奖金池。不过记者调查发现,对彩票的发行费和公益金,各地在使用中存在巨大差异,标准、去向均模糊不清。一方面,发行费标准多年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有大量公益资金趴在地方政府账上“睡大觉”,还有部分公益资金被用于盖大楼、买游艇和补亏空。

彩票是个“黑箱”,地球人都知道。钱是怎么管理的,公众只能靠猜。若不是这场由国家审计署主导的审计风暴,彩票的沉淀资金仍将继续“黑”下去。皇帝的新衣一直都披在身上,周围的人一直都在窃窃私语,现在终于有个“小孩”敢说出来了。

彩票是一种公益,留存地方的公益金,都是用于指定的5种公益事业。但地方政府不大情愿把这么一大笔钱用来做公益,后者几乎不怎么计入到政绩考察的权重中。甚至把彩票资金用于补充社保基金的积极性都不高,宁愿这笔钱躺在账上,以备“不时之需”,把这笔钱用在“刀刃上”。

用不用这笔钱,怎么用,不是制度说了算,而是权力说了算。说白了,就是领导说了算。彩票资金异化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一种表外收入,不纳入监管。于是,审计出来的问题,虽触目惊心,却也在意料之中。福彩黄山培训基地的奢华、青岛福彩发行中心原主任的豪华游艇等等,只不过是老段子玩出了新意思。

彩票是垄断发行的,垄断具备的毛病,彩票也不例外。占彩票资金15%的发行费,多年来稳如泰山,视当初规定中的“费率标准随规模扩大而降低”如无物。垄断就是这么任性,没有外力的倒逼,从来不会主动断腕。随着彩票销售的水涨,发行费也跟着船高,里面的不少好处,都有着不可言说的秘密。据媒体报道,彩票运营中,哪怕是印刷业务也是利润惊人,因为都是由指定的几家企业操作。究竟彩票发行成本是多少,大多锁在“成本黑箱”里,不予示人,逼急了就抛出“国家秘密”的杀手锏。在“成本黑箱”里,你不知道有多少中石化吊灯式的糊涂账。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寻租腐败时有发生,这几乎成为了“官办公益”的尴尬标签。彩票常年躲在公益事业的幕后,一手拿印把子,一手拿钱袋子,只能自己监督自己。彩票不是只亏不赚的赔钱买卖,彩票具有市场的一面。政府要做的,是提供信用和规范,保证这一过程的程序正义和阳光透明。同时,因为彩票销售是有利可图的,政府既然要做,既然不是与民争利,那就要界定公益的边界和成本,既降低老百姓买彩成本,也晒出明细账,告诉老百姓彩票收益是用之于民的,而不是用之于官的。

网友评论
右侧广告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