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肖玮 实习记者 郑蕊)由于受人口规模、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北京户籍制度改革进程逐渐放缓。昨日,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和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发布《2014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人才类集体户户籍制度改革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可作为北京市户籍制度有限改革的突破口。
人才类集体户是指通过人才引进或调配偶进京等方式,将外籍人员户口挂靠在市、区县级及政府相关部门授权的人才服务中心(机构)集体户上。其中,通过人才引进方式落成人才类集体户的外籍人员必须符合进京指标要求,如属于本市紧缺和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或拥有符合本市重点发展产业、行业、领域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等条件,通过相应的考核后才能引进落户,从而促进人才在区域间的流动。
同时报告指出,应加快改革人才类集体户户籍制度,让其享受到应有的权利。另外,由于人才类集体户本身就已拥有北京市户口,在对此类户籍制度改革时,不会对控制人口总量产生影响,社会福利方面也不需要政府额外支出,同时还能提升人口质量,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因此,可将人才类集体户户籍改革作为北京市户籍制度优先改革的突破口,届时可通过在街道(乡镇)社区设立“社区公共户口”,实现人才类集体户属地化服务与管理。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版权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55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220001号